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材料

文学较之哲学,除了共通的社会批判功能以外,还有其独特的风情。它有一种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诗情画意,有美好的欣赏性,这就是文学的美感。将好的文学作品成功地拍成电影,更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在近代文艺作品中,《简·爱》和《音乐之声》就是充分展示文学美感的作品,一往情深地讴歌了生活的美和人类道德的伟大。

但是,欧美进入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后,已经很难奉献这样的经典之作了,正像音乐领域已经很难再出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已经向简单化刺激方向蜕化。当年爱凑热闹的美国人组成拥有数十个分指挥的万人乐队来演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且还盛情邀请作者本人赴美指挥。结果施特劳斯一曲指挥下来便逃之夭夭,因为那隆隆的击鼓声有如炮击,那管乐齐奏也有汽笛齐鸣的味道,美感被破坏殆尽,而那些所谓的音乐人却在那里喜形于色。由此可见,经典作品在“杯水主义”和“快餐文化”时兴的氛围里,其美感很多都要被附庸风雅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囫囵吞枣所销蚀。

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生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走过,没有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受世界流行风的影响,又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今的中国文学也甚缺那种值得咀嚼的作品,而欣赏群也有点“顾不上”美感的仓促。缺乏哲学素养也许是文学美感短缺的重要原因,在文学评论类作品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文学作品是深沉还是浅薄,生活积累是客观条件,哲学素养则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现代文学中每每出现的诸如“终极关怀”“话语结构”等令人费解的新鲜辞令,其实都是作者思维概括力和阐发力不足而生出的“怪胎”;只有深入浅出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靠“造词”来吓唬民众,而这样做只能使文学的美感更加丧失。

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今天跟以往相比,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已大为进步,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绚丽开放,只有缺乏竞争力却又好高骛远的人才感受不到“世界真美好”。因此,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

81/1000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施特劳斯从美国“逃之夭夭”,是因为受不了炮击般的击鼓声和汽笛齐鸣般的管乐声

B

防止当代文学美感的“滑坡”,需要文学创作者努力,也需要提升“欣赏群”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

C

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的进步,为文学美感的回归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D

本文针砭了追求感官刺激和急功近利的时弊,呼吁文学创作者重视生活积累和哲学素养,期待文学美感回归

正确答案:A
正确率:统计中%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北京社招-097】 展开解析
82/1000
单选题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_______________,“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

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

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D

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0.2%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1-联考/福建-026】 展开解析
83/1000
单选题

面粉∶小麦

A

大米∶稻谷

B

桔子∶葡萄

C

饼干∶面粉

D

罐头∶菠萝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0.0%
易错项:C
知识点:多重规律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84】 展开解析
84/1000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B

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D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1.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来源 【2021-联考/福建-011】 展开解析
85/1000
单选题

期刊与网络并存的格局是当下网络文学得以发生的逻辑前提。正是由于文学期刊“发表难”,积压的草根性创作力量才通过网络得以大规模_______。不过,这种发表格局也折射出一种观念上的预设: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作品一定是______的,而网络文学就可以是粗陋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发掘  严谨

B

爆发  正统

C

传播  经典

D

释放  精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2.2%
易错项:B
知识点:转折关系
来源 【2020-四川下-015】 展开解析
86/1000
单选题

田野∶小麦∶麦粒

A

水塘∶鲤鱼∶鱼籽

B

林场∶树木∶枯枝

C

牧场∶牛群∶牛尾

D

海洋∶鱼鳍∶鲨鱼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3.8%
易错项:D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10-联考/甘肃-036】 展开解析
87/1000
单选题

2022年2月13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冬小麦苗情偏弱,促弱转壮任务繁重,要(    )抓好春季田管,做好病虫害防控和极端天气应对防范,力争夏粮再获丰收。

A

因苗施策

B

因时制宜

C

因地制宜

D

因地因苗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2.5%
易错项:A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2-湖北选调-021】 展开解析
88/1000
单选题

自然是神奇美妙的。自然文学的作者_______在读者面前的,是含有风景、声音及心绪的多维画面。这三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形成了自然文学的独特之处,也_______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展现    引申

B

呈现    衍生

C

描摹    演化

D

描绘    发展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8.2%
易错项:A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7-江苏C-049】 展开解析
材料

注:粮食作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谷物指稻谷、小麦和玉米。

xingguang

89/1000
单选题

若2001—2009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年平均增速分别用星光公考表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星光公考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7.9%
易错项:C
知识点:年均增长率
来源 【2011-江苏A-092】 展开解析
90/1000
单选题

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B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C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D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5.0%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9-福建913-036】【2009-海南-036】【2009-辽宁-036】【2009-内蒙古-036】【2009-重庆-03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