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11/1000
单选题

关于文学作品与其主人公,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桃花扇》——崔莺莺、张君瑞

B

《西厢记》——杜丽娘、柳梦梅

C

《牡丹亭》——李香君、侯方域

D

《长生殿》——唐玄宗、杨贵妃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9.2%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河南-093】 展开解析
12/1000
单选题

关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B

“史学双璧”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白朴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并称为“古典戏曲双璧”

D

“清代戏曲双璧”是指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2.9%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4-国考副省级-017】 展开解析
13/1000
单选题

文学作品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作品的。因此:

A

诗人、小说家不可能年轻

B

创作小说都是老人们的事

C

要创作小说必须有足够的生活经验

D

创作小说要靠运气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3%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8-重庆-082】 展开解析
14/1000
单选题

“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犯的错误是:

A

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按国别,后按时代

B

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

C

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D

没有说明最喜好什么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7.5%
易错项:D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08-吉林乙-025】 展开解析
15/1000
单选题

以下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将其按产生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A

《两都赋》、《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阿房宫赋》

B

《西厢记》、《红楼梦》、《阿房宫赋》、《西游记》、《两都赋》

C

《西游记》、《阿房宫赋》、《两都赋》、《红楼梦》、《西厢记》

D

《两都赋》、《阿房宫赋》、《西厢记》、《西游记》、《红楼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7.5%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山西-008/四川上-015】 展开解析
16/1000
单选题

在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介给国外读者时,中国媒体与公众往往因文化焦虑及传播压力,过于强调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熟悉知晓程度,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再现文学作品中原汁原味的中国元素心存芥蒂。事实上,不同语言的文学之间具有某种审美的和人性的通约性,使得作家们能以各自的方式抵达文学的人性殿堂。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媒体和公众自身的文化焦虑会影响到对译者资质的考量

B

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必然影响翻译质量

C

能否保留纯正中国元素是考量翻译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D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之间具有通约性有助于跨语种翻译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江苏A-027/江苏B-028】 展开解析
17/1000
单选题

柏拉图、卢梭、托尔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怀疑到文学的影响,________它是不道德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间有一部分文学作品确有这种毛病,本无可讳言,但是不能________,我们只能归咎于作品不完美,不能________文学本身必有罪过。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    因小失大    确认

B

以为    因噎废食    断定

C

提出    矫枉过正    忽视

D

默认    顾此失彼    推定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9.0%
易错项:C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15-甘肃-029】 展开解析
材料

文学较之哲学,除了共通的社会批判功能以外,还有其独特的风情。它有一种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诗情画意,有美好的欣赏性,这就是文学的美感。将好的文学作品成功地拍成电影,更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在近代文艺作品中,《简·爱》和《音乐之声》就是充分展示文学美感的作品,一往情深地讴歌了生活的美和人类道德的伟大。

但是,欧美进入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后,已经很难奉献这样的经典之作了,正像音乐领域已经很难再出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已经向简单化刺激方向蜕化。当年爱凑热闹的美国人组成拥有数十个分指挥的万人乐队来演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且还盛情邀请作者本人赴美指挥。结果施特劳斯一曲指挥下来便逃之夭夭,因为那隆隆的击鼓声有如炮击,那管乐齐奏也有汽笛齐鸣的味道,美感被破坏殆尽,而那些所谓的音乐人却在那里喜形于色。由此可见,经典作品在“杯水主义”和“快餐文化”时兴的氛围里,其美感很多都要被附庸风雅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囫囵吞枣所销蚀。

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生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走过,没有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受世界流行风的影响,又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今的中国文学也甚缺那种值得咀嚼的作品,而欣赏群也有点“顾不上”美感的仓促。缺乏哲学素养也许是文学美感短缺的重要原因,在文学评论类作品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文学作品是深沉还是浅薄,生活积累是客观条件,哲学素养则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现代文学中每每出现的诸如“终极关怀”“话语结构”等令人费解的新鲜辞令,其实都是作者思维概括力和阐发力不足而生出的“怪胎”;只有深入浅出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靠“造词”来吓唬民众,而这样做只能使文学的美感更加丧失。

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今天跟以往相比,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已大为进步,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绚丽开放,只有缺乏竞争力却又好高骛远的人才感受不到“世界真美好”。因此,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

18/1000
单选题

对“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美感的“滑坡”,商业社会生活丰富、生活节奏加快是主要原因

B

文人哲学素养越来越低是文学美感“滑坡”的重要原因

C

文学美感的“滑坡”是事实,但不能一味地找客观原因,还是要从文学本身找出路

D

文学美感的“滑坡”,既由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限,又受世界流行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统计中%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北京社招-099】 展开解析
19/1000
单选题

要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包括一篇文学作品,需要一些条件,这就是知识、经验、想象三样东西,把知识和经验_______组织起来,这就是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结合    创造力

B

糅合    创作力

C

调和    想象力

D

协调    感受力

正确答案:C
正确率:19.8%
易错项:A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09-山东-005】 展开解析
20/1000
单选题

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岛国,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人参加劳动。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类似情境,这部作品是:

A

《桃花源记》

B

《礼记》

C

《大同书》

D

《世说新语》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广州-00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