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1/1000
单选题

《走出非洲》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之一。这部在散文、小说、自传间自由_______的作品,以1914至1931年间,作者在肯尼亚恩贡山麓经营咖啡农场的经历为背景,_______地将众多的人、景、物熔于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文学性的观察与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切换  匠心独运

B

穿插  深入浅出

C

变幻  举重若轻

D

出入  不动声色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4.9%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3-浙江A-022/浙江B-002/浙江C-052】 展开解析
2/1000
单选题

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A

文如其人

B

文以载道

C

知人论世

D

诗以言志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2.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国考地市级-055/国考副省级-056】 展开解析
3/1000
单选题

①原先的小说写作,都是照着惯例在摹写,人们对文学作品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固定理解模式
②总之,一批“稀奇古怪”的小说作品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改变了原有的小说书写法则
③当然,这种所谓的文学图式,综合、吸收了多元的文学资源,包括外国文学以及以往流行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和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④1984年或是1985年,常常被视为新小说和新批评的历史元年,因为这时小说和评论似乎都有些新面孔出现
⑤1985年前后情况有了改观,一批小说家试图换一种方式来写,照着自己理解的文学图式写作
⑥作家照着这一模式写作,读者照着这一模式阅读,写作与阅读有一种默契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⑤③④②⑥

B

④①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⑥⑤②

D

④①⑥⑤③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7.6%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4-四川-044】 展开解析
4/1000
单选题

所有志愿文学作品都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而任何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文学作品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因此,这本小说不是志愿文学作品。
上述论证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

这本小说脱离了现实生活

B

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

C

所有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都是志愿文学作品

D

这本小说部分内容涉及志愿者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3.4%
易错项:B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23-内蒙古-100】 展开解析
5/1000
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莫言作品的是:

A

《丰乳肥臀》

B

《活着》

C

《断手》

D

《透明的红萝卜》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0%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3-陕西-006】 展开解析
6/1000
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没有使用方言的是:

A

《海上花列传》(韩邦庆)

B

《凤凰涅槃》(郭沫若)

C

《秦腔》(贾平凹)

D

《白鹿原》(陈忠实)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2%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8-联考/安徽-045】 展开解析
7/1000
单选题

文学作品的电子书会给作品带来很高的关注度,这种关注度能够拉动纸质书的销售。因此,所有想要提高纸质版文学作品销售量的出版社都会为文学作品发行电子书。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A

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见识、性格、技能,从而确保孩子的天赋得到发展。所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是确保孩子天赋得到发展的充分条件

B

是否掌握作品命脉是作家是否拥有自己语言体系的判断标准。这是因为,一个作家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就掌握了作品的命脉,就能成为优秀的作家

C

家风与民风交相辉映,民风与国风休戚相关。在现代社会,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唯有良好的家风能孕育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

D

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就必须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因为一旦构建好这一体系,就可以系统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确保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9.1%
易错项:A
知识点:结构相似
来源 【2019-广东县级-060】 展开解析
8/1000
单选题

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借代,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指的是农事

B

“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中的“桃李”指的是学生

C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的“南冠”指的是囚犯

D

“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中的“黔首”指的是贵族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0.7%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山东-041】 展开解析
9/1000
单选题

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指的是信使

B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指的是建功立业的抱负

C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劳歌”指的是送别歌曲

D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中的“昆山玉”指的是杰出人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9%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国考地市-015/国考副省-011】 展开解析
10/1000
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

《过秦论》-《隆中对》-《归去来兮辞》

B

《兰亭集序》-《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C

《桃花源记》-《捕蛇者说》-《醉翁亭记》

D

《铜雀台赋》-《阿房宫赋》-《后赤壁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5.9%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1-四川-00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