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作品是难事。古往今来,文学家、评论家、思想家,甚至革命家都对一部部经典作品有所解读。然而,这种现象更多的存在于“大作家”和“重头作品”上。因为“大”和“重”,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更多,生出的议论也就更多。______?恐怕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才能有机会体会到。但是,阅读的主体总是千差万别,无论多么专业的评论者,都无法避免站在自身的立场和角度,带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要求,从自身感兴趣的点出发进行解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解读呢
而作家真正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
如何从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解读呢
而怎样才能弄明白作家的创作动机呢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此形成了一个悖论
②一方面,专业化才能有好作家;另一方面,文学脱离生活本质,专业化难有好作家
③专门文学家的出现,是文学史上产生众多优秀作品的原因之一
④但是,文学的专门化,又使文学家们得以生活在书斋、阁楼、亭子间里,局限在一个独特的小圈子中,与社会和他人的生活相隔离
⑤文学家们受过良好教育,熟悉各种文学经典,掌握丰富的创作技巧,这些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②③④⑤①
③④②①⑤
③⑤④①②
③⑤①②④
“十点半,桥南百货大楼上,那闪烁的霓虹灯,准时灭。他还在河堤上站着。他算过卦。卦人说,酉戌相害。他属鸡她属狗。他不信。他只信一个字:缘。”这是不久前作家李佩甫为一个短信小说接力大赛创作的“龙头”。有数以千计的短信文学创作者从他开的这个头接力下去,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短信小说。在李佩甫看来,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苏童、赵本夫、范小青、毕飞宇、黄蓓佳等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授权改编成彩信或短信小说,但也有人认为短信文学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
短信小说之争
短信小说是文学吗
由“龙头”衍生出的短信小说
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
一首诗就是一个小宇宙,它包含了诗人自己生命个体的遭际,及其在艺术探索上的痕迹;同时也包含了大时代的烙印,及诗人群落的艺术影响。因此,若要对一篇作品有真切的理解,首先需要拿作者的其他作品来对读,对诗人有个通盘的了解,以期做到________;然后要拿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来对读,在诗歌内容和艺术上有个________式的认识。这样做,可以增加剖析作品的维度,庶乎更进一步贴近了作品。这样做,比局限在就一篇作品来谈,要更为靠谱。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举一反三 连类比物
知人论世 高屋建瓴
以点带面 融会贯通
综核名实 兼权尚计
2台大型收割机和4台小型收割机在一天内可收完全部小麦的,8台大型收割机和10台小型收割机在一天内可收完全部小麦。如果单独用大型收割机和单独用小型收割机进行比较,要在一天内收完小麦,小型收割机要比大型收割机多用多少台:
8
10
18
20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_______文坛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他的作品_______,网上书城的存货被一扫而空,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热潮,莫言很_______,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闻名 风靡全国 不以为然
蜚声 洛阳纸贵 不以为意
蜚声 倾囊而出 兴味索然
闻名 如数家珍 从容不迫
文学翻译是个复杂的工程,不能单纯追求信达雅,有时候需要译者主动求变,需要译者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根据具体的语汇与词义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对原文做出必要的调整。而这种必要的调整,对于译者来说,既是其主体性的体现,也是翻译的责任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与原作者所进行的一种精神对话。遗憾的是,目前的情况是,一旦有翻译家被发现在其翻译作品中出现了“错误”,就会被批得一塌糊涂。这样的批评生态,实在不利于翻译家的工作以及新的翻译家的出现。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译者和译著需要读者们和评论家的宽容
文学翻译有不同于一般著作的评价标准
不同的文化背景给文学翻译带来障碍
文学翻译需根据文化语境做必要调整
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可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面貌,我觉得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对莫言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作家搞创作应该揭示生活本质,因为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
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保持本色,但写小说时必须勇于突破,胆大包天
文学艺术就是应该展现本我,暴露黑暗与社会不公正,揭示人性的恶
文学作品应保有生活的本我,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丰乳肥臀》《蛙》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得奖后,他的作品集在国内多个城市被抢购一空,成为近期最畅销书籍后,又开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深受国外读者追捧。
由此可以推出:
诺贝尔文学奖是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准绳
国内外读者对诺贝尔奖的审评结果格外看重
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题材
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这种形态成为孕育中国传统医学和古典文学的共同摇篮。在这两个学科尚未独立分离出来的时候,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无论是诗歌、民歌、民谣,还是市井小调,都是古代医学重要的传播载体。另一方面,很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着丰富文学价值的作品。在阅读这些古典医学著作时,往往能够体验到文学中的那份必然和深邃。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医学和文学在传统文化早期阶段并非泾渭分明
阅读经典医学古籍可能获得审美体验
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植根于共同的文化土壤
研读古典文学作品是研究传统医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