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658道有关“Synageles属物种Cutler 1988 蚂蚁拟态 可食用植物中文名称”的相关试题
611/658
单选题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采集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可能吃到有毒的野草果,以致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为了防止中毒,他们就对采集的各种植物,经过上千次的尝试、体验,逐渐积累了一些药物知识,《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在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原始人就有了为他人不中毒,而自己去尝试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A

原始人自我牺牲精神

B

我国医德思想的起源

C

“神农尝百草”的来历

D

药物知识的积累过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2.0%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湖南-050】 展开解析
612/658
单选题

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

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

B

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

C

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D

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4.9%
易错项:C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3-国考-107】 展开解析
613/658
单选题

在自然选择中,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随机变异,环境压力(如疾病侵害)会使有益的突变(如获得抗病性)固定下来。但在无性繁殖中,后代的遗传物质不会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发生变异。由于华蕉(香蕉的一个品种)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全球范围内种植的所有华蕉均为同一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因此,一旦有新型病菌开始侵染,华蕉很可能会和19世纪中期因感染病菌而绝迹的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全军覆没。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若后代的遗传物质不通过繁殖发生变异,那么这种繁殖就不是无性繁殖

B

若环境变化不能使有益的突变固定下来,那么有性繁殖就没有产生变异

C

只要被新型病菌感染,华蕉品种就会像大麦克香蕉的品种一样逐渐消亡

D

如果华蕉品种采用扦插繁殖来繁殖后代,那么这种方式一定是无性繁殖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3.6%
易错项:C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19-甘肃-096】 展开解析
614/658
单选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指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近年来,中国人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特别是儿童。调查数据显示,10年前我国儿童人均每天喝饮料715毫升,10年后的今天翻了一番。目前市售的多数饮料含糖量为8%至11%,一瓶容量为5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就在40克至55克之间。医学专家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宜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儿童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可以超过25克。然而,仅1瓶饮料中的添加糖含量就已经超过推荐值底线。殊不知,就在我们大快朵颐、痛快吃糖的同时,糖也在悄无声息地“吃掉”我们的健康。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甜蜜诱惑,难以抗拒

B

减糖行动,刻不容缓

C

嗜糖之害,甚于吸烟

D

低糖饮食,有益健康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4%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联考/安徽-031】 展开解析
615/658
单选题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暴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A

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

蓝藻暴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

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D

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9%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江苏A-034/江苏B-035/江苏C-031】 展开解析
616/658
单选题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兴起了一场“鱼油热”。鱼油即不饱和脂肪酸,适当地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减轻动脉硬化的症状。一方面,鱼油可以调节血脂,能降低总胆固醇及“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另一方面,鱼油可以改善记忆、保护视网膜。有说法称大剂量摄入鱼油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降低血压,但有研究者总结31项国外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大剂量鱼油虽能轻度降低血压,但如果剂量过大,则会刺激人体的胃肠道。此外,鱼油摄入量超标,还会转化为人体的脂肪储存,使人发胖,从而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每天大量摄入鱼油不能降低血压

B

充足食用鱼油可以治疗动脉硬化

C

摄入鱼油适当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D

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不会使人发胖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7.9%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联考/山西-050】 展开解析
617/658
单选题

1859年,达尔文完成旷世巨作《物种起源》,随后着迷于对兰花的研究,他在一本关于兰花的著作中写到:“兰花结构的多样性都是基于同一个目的:一朵花接受另一朵花的授粉。在对兰花的研究中,几乎再没有别的事实让我如此震惊。”达尔文为何对兰花如此痴迷?因为研究形态多样的兰花,可以帮助他进一步完善自然选择和进化方面的理论,但是达尔文并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由此,兰花的起源、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被达尔文称为“令人讨厌之谜”。一百多年来,全世界无数科学家不断致力于解开这一谜团,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物种起源》的续篇

B

“自然选择论”的挑战

C

兰花进化的百年谜团

D

达尔文与兰花的传奇故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5.6%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四川-034】 展开解析
618/658
单选题

原来鉴赏与研究被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_______________。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人,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_______________。
文段中两横线应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合理的一项是:
①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才是研究
②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
③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很好
④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1%
易错项:D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08-内蒙古-036】 展开解析
619/658
单选题

杜鹃红山茶分布范围狭窄,野生种群数量仅千余株,种群结构呈衰退型,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极危种。濒危的原因有生境愈加恶劣和人为破坏等外部原因,也有杜鹃红山茶自身的原因。杜鹃红山茶是异花传粉植物,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才有机会结果。开花多时,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均最低;开花少时,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较强,有效传粉昆虫访花频率较低,从而导致花多果少,种子活力差,自身难以繁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生境恶劣是杜鹃红山茶濒危的主要原因

B

杜鹃红山茶的繁殖机制与常见植物不同

C

内因是导致杜鹃红山茶濒危的重要原因

D

杜鹃红山茶目前面临濒危处境亟待解决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3%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江苏C-027】 展开解析
620/658
单选题

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

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

B

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

C

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D

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7.8%
易错项:C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3-国考-10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