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666道有关“Synageles属物种Cutler 1988 蚂蚁拟态 可食用植物中文名称”的相关试题
611/666
单选题

随着近年来痛风人群的增多,忌食豆腐等豆制品,成了约定俗成的主流保健意识。豆腐对人体健康的好处,被豆制品嘌呤含量高的概念一并抹杀。其实,豆腐特别是含水量较多的南豆腐,由于其加工过程中嘌呤物质流失转化,其嘌呤含量每百克仅有13毫克左右,远远低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品。就慢性痛风者而言,嘌呤含量在150毫克以下的食物是不用严格禁忌的,比如鲤鱼、鸡鸭鹅肉等,但是要求进食量不宜过多;嘌呤含量超过150毫克的动物内脏,是痛风者应该禁忌的食品。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嘌呤含量在75毫克以上的食品都属于禁忌。此时,由于可供患者食用的食品非常有限,豆腐、豆浆等食品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就更显重要。
这段文字意在:

A

为痛风患者推荐适宜的食品

B

比较不同类型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

C

纠正痛风患者不能吃豆腐的错误认识

D

说明加工过程对豆腐嘌呤含量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5.0%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四川上-039】 展开解析
612/666
单选题

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洲各国,各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互通有无、携手前行,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类从荒昧走向文明,学会驯化动植物是成因之一;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则在于这种技艺的传播与改进。原产于西南亚的小麦和大麦沿东西向传播,支撑起亚欧非无数个古典文明;诞生于中国的稻米,至今仍哺育着世界近一半的人口;现在餐桌上常见的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黄瓜等,都是从初始的驯化地沿着贸易路线最终遍布全球的。换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饮食的发展史与文明的发展史有着相同的脉络

B

亚洲人民在饮食文明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C

世界各地的饮食中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D

美食将亚洲乃至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8.1%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2-四川上-037】 展开解析
613/666
单选题

近日,以“中科院之声”抖音引领的“科抖”爆红,这些以传播知识、普及科学为主的小视频,累计发布量超过300万,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次;西安交大二院的一位医生弹唱“心电图之歌”,将急救知识唱给更多人,视频上传后,短时间内点击量超过26万次;北京林业大学的师生,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植物知识,努力让公众读懂每一抹绿色……正是这些科普力量,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公众与知识的桥梁,催生了科普的春天。
这段文字主要蕴含的道理是:

A

打铁还需自身硬

B

是金子总会发光

C

功夫不负有心人

D

众人拾柴火焰高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1.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吉林甲-048】 展开解析
614/666
单选题

如果生命的进化一直稳步向前,未曾经历任何挫折或提供了特殊机会的时期,要划分地质年代将非常困难,能够轻易分辨出地质年代,是因为地质学家们所说的“动物群演替”,也就是物种突然出现或消失的时期,我们可以将这些事件看作时间的关口——在那一刻,一个时期,通常代表着一种气候,让位于一个新的时期,一种新的气候。只有三种变化因素,强大到能够开启时间的关口——大陆漂移、星系碰撞和诸如温室气体等气候变化动力,所有这些因素的运作方式都不同,但它们通过同样的办法来推动进化——死亡和机遇。
据此可以推断:

A

地质学家分辨地质年代未曾遭遇过任何挫折

B

气候的变化并不一定带来物种的变化

C

只有大陆漂移才能开启时间的关口

D

“动物群演替”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3.7%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2-江苏A-065】 展开解析
615/666
单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机器学习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可以在室内部署传感器和智能电表,进行数据收集、监控、分析,以改善室内能源的利用。其次,人工智能技术与卫星相结合,可以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植被和森林覆盖情况,以及特定生态区域的外来(入侵)物种。最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可以时刻记录空气质量和环境数据,发布污染警告。此外,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的特殊模型来收集和分析相关地区碳排放、噪声和空气污染的情况,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居民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以及产生精神压力和情绪焦虑的潜在风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可帮助人类应对科技挑战,促进创新突破

B

产业转型升级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

C

采用人工智能高科技应对环境挑战有着明显的优势

D

科学家开发了用人工智能对抗城市污染的有效模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5.4%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5-天津-027】 展开解析
616/666
单选题

①旧大陆的大西洋沿岸,漂浮的低气压风暴穿越墨西哥洋流的温暖水域,在西欧形成了比较湿润和温暖的气候
②接着,这又为原始人类和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③因此,植物生长茂盛,维持了北极圈以南地区大量食草动物的生存,比如猛犸象、驯鹿、野牛等
④大约3万年前,欧洲、亚洲北部和美洲的冰川开始融化
⑤触发人类历史的生态变化都与北半球大陆冰川最后一次消退有关
⑥在光秃秃的地表上,冻原和稀疏的森林首次生长出来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⑤④⑥③

B

④⑥①②③⑤

C

⑤④⑥①③②

D

⑥①③⑤④②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8%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7-山东-026】 展开解析
617/666
单选题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采集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可能吃到有毒的野草果,以致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为了防止中毒,他们就对采集的各种植物,经过上千次的尝试、体验,逐渐积累了一些药物知识,《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在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原始人就有了为他人不中毒,而自己去尝试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A

原始人自我牺牲精神

B

我国医德思想的起源

C

“神农尝百草”的来历

D

药物知识的积累过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5.7%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湖南-050】 展开解析
618/666
单选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指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近年来,中国人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特别是儿童。调查数据显示,10年前我国儿童人均每天喝饮料715毫升,10年后的今天翻了一番。目前市售的多数饮料含糖量为8%至11%,一瓶容量为5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就在40克至55克之间。医学专家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宜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儿童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可以超过25克。然而,仅1瓶饮料中的添加糖含量就已经超过推荐值底线。殊不知,就在我们大快朵颐、痛快吃糖的同时,糖也在悄无声息地“吃掉”我们的健康。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甜蜜诱惑,难以抗拒

B

减糖行动,刻不容缓

C

嗜糖之害,甚于吸烟

D

低糖饮食,有益健康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2.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联考/安徽-031】 展开解析
619/666
单选题

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

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

B

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

C

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D

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4.4%
易错项:C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3-国考-107】 展开解析
620/666
单选题

在自然选择中,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随机变异,环境压力(如疾病侵害)会使有益的突变(如获得抗病性)固定下来。但在无性繁殖中,后代的遗传物质不会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发生变异。由于华蕉(香蕉的一个品种)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全球范围内种植的所有华蕉均为同一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因此,一旦有新型病菌开始侵染,华蕉很可能会和19世纪中期因感染病菌而绝迹的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全军覆没。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若后代的遗传物质不通过繁殖发生变异,那么这种繁殖就不是无性繁殖

B

若环境变化不能使有益的突变固定下来,那么有性繁殖就没有产生变异

C

只要被新型病菌感染,华蕉品种就会像大麦克香蕉的品种一样逐渐消亡

D

如果华蕉品种采用扦插繁殖来繁殖后代,那么这种方式一定是无性繁殖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3.8%
易错项:C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19-甘肃-09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