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款VV5中控台按键”的相关试题
201/1000
单选题

故宫推出一款名叫《皇帝的一天》的App,演示了皇帝的一天。皇帝5点就得起床,换装、读书、请安、上早朝、御门听政,然后才是吃早饭。接下来召见大臣,批阅奏章,练武射箭……忙到下午3点半才能歇一会儿,吃第二顿饭。一天只吃两顿,还不能吃饱。《胤禛美人图》和《紫禁城祥瑞》2款App也相继上线。随后,故宫再推《韩熙载夜宴图》和《每日故宫》手机应用、《清代皇帝服饰》iPad应用。故宫的设计师团队以故宫藏品的文化信息为元素,迄今已开发了8700多种文化创意产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电子产品成为故宫文创产品的主流

B

故宫文物是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

C

文创产品把故宫文化带入现代生活

D

参观浏览只是寓教于乐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5.3%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吉林甲-049】 展开解析
202/1000
单选题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保持中国和东盟的友谊之树常青,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现实土壤。”下列关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此句出于儒家经典《论语》

B

此句的下一句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此句中的“累土”是小土块的意思

D

此句比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2.9%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6-上海B-030】 展开解析
材料

日常工作中,如果一件事发展得太过顺利,我们总会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这样的直觉是有道理的。澳大利亚和法国的研究者们最近在某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明了为什么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同一个结果时,它反而可能有问题。他们将此称之为“一致性悖论”。

研究者以证人指认犯人为例研究了一致性悖论,发现在辨认嫌疑人过程中,系统偏差可能来自多种心理偏差,如警方给证人展示照片的方式、证人自身的个人偏见等。而研究者发现,哪怕是细小的偏差都会对最终的整体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具体来讲,即使在1%的辨认过程中施加偏差,如暗示某人是犯人,最终当3个以上的证人意见一致时,他们的意见就不再可靠。有趣的是,如果_______,那么其他证人正确的概率反而会大大增加。

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用数学中的贝叶斯分析来说明。以扔硬币为例:如果我们有一枚硬币,扔到正面的概率为55%,而非普通硬币的50%,只要扔的次数足够多,就会发现正面向上多于反面向上的次数,进而发现这个硬币是有问题的。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投掷结果中正面向上的次数显著多于反面向上时,就会意识到出问题的是硬币,而非概率定理。同样,根据概率定理,很多证人同时得到一致结论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更有可能的是系统出了差错。

在警方组织的嫌疑人指认中,指认同一个人有罪的证人数目越多,这个人真正有罪的概率就越大。然而,这只适用于没有任何系统偏差存在的理想情况。实际情况中,当指认同一个人为犯人的证人数目增加到一个值以后,该嫌疑人真正有罪的概率反而会下降,最终与随机指认毫无差别,且系统偏差越大,概率下降得越早。比方说,如果你让证人完成一项较为容易的任务,比如从一堆香蕉中找出一个苹果,所有人都几乎不会出错,多人结论一致的情况就可能出现,而指认犯人要比在一堆香蕉中找到苹果复杂得多。模拟显示,如果_______,他们认错人的概率会高达48%,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证人同时指认一个人为犯人的概率就相当低了;但如果_______,他们认错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多个证人结论一致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也会提高。

在法律领域之外,一致性悖论还有很多用武之地,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加密技术。数据加密通常通过确认一个很大的数字是否为质数来进行,这个判断过程的错误率要达到非常低才行:低于2的负128次方才可以接受。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差错就是计算机故障。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宇宙射线会导致电脑将一个合数误认为质数,毕竟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只有10的负13次方——但要注意,这个概率要大于我们所要求的误差(2的负128次方),所以这类误差主导了整个过程的安全性。正因于此,加密协议所宣称的安全程度越高,实际的过程就越容易受计算机故障影响。

一致性悖论虽然听起来违背直觉,但研究者解释,一旦我们了解了足够的信息,就能理解它了。

203/1000
单选题

第5段中“正因于此”的“此”,指的是:

A

加密技术判断过程的错误率并不可能达到2的负128次方

B

除宇宙射线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引起计算机的系统误差

C

上述加密技术的判断过程是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D

出现计算机故障的概率高于加密技术判断过程的错误率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3.3%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北京-068】 展开解析
204/1000
单选题

下列的立体图形是立方体中挖出一个圆锥台孔后形成的,如果从任一面剖开,以下哪一个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2014联考/安徽063】

xingguang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0.1%
易错项:B
知识点:截面图
来源 【2014联考/安徽063】 展开解析
205/1000
单选题

在数列2,3,5,8,12,17,23,……中,第2012个数被5除所得余数是:

A

1

B

3

C

2

D

4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6.2%
易错项:C
知识点:对错问题
来源 【2012-江苏A-036】 展开解析
206/1000
单选题

随着台湾自由行的开放,农村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某一农村的农民自发组织若干同村农民到台湾旅行,其旅行费用包括: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在台旅行的车费平均每人503元,飞机票平均每人1998元,其它费用平均每人1199元。已知这次旅行的总费用是92000元,总的平均费用是4600元。问赴台的总人数和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分别是多少?

A

20人    900元

B

21人    650元

C

20人    700元

D

22人    850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3.1%
易错项:B
知识点:比赛问题
来源 【2015-联考/安徽-052】 展开解析
207/1000
单选题

在以下5×5矩形阵中,每个小方格可填入一个汉字,要求每行、每列及每个由粗线条围成的小区域内均含有松、菊、梅、兰、竹5个汉字,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xingguang

根据已经给定的条件,可以推出矩阵中①②③④⑤方格中依次填入的汉字是:

A

松兰梅竹菊

B

菊梅松竹兰

C

松兰菊竹梅

D

梅菊竹兰松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7.8%
易错项:C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5-江苏A-068/江苏C-063】 展开解析
材料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曾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编纂一部彰显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民法典,是几代人的夙愿。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典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说。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草案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民法典草案对与疫情相关的民事法律制度进行梳理研究,明确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顾的‘被监护人’,明确物业应急处置责任等,这都体现出了民法典应时而生、为民所需的特点。”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参与了民法典草案的编纂工作。她深有体会地说,民法典草案彰显“四个自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进一步成熟和稳定。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20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208/1000
单选题

结合新冠肺炎控情防控工作,民法典明确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顾的“被监护人”,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   )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A

公安部门

B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C

妇联组织

D

慈善组织、社会福利机构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5.7%
易错项:D
知识点:政治理论,常识判断(整篇)
来源 【2021-上海A-125/上海B-129】 展开解析
209/1000
单选题

高架桥12:00~14:00每分钟车流量比9:00~11:00少20%,9:00~11:00、12:00~14:00、17:00~19:00三个时间段的平均每分钟车流量比9:00~11:00多10%。问17:00~19:00每分钟的车流量比9:00~11:00多:

A

20%

B

30%

C

40%

D

50%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1.6%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20-国考副省级-061】 展开解析
210/1000
单选题

19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导致制蜡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得照明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现实。在19世纪的早期和中期,人类发现了利用碱和硫酸提炼动物脂的工艺,其产品硬脂比没有提炼的动物硬脂更加坚硬,燃烧时间也更长。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
下列关于19世纪人类发明了硬脂产品以后的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蜡燃烧时没有太多烟尘

B

蜡燃烧时散发出香味

C

蜡没有达到普通使用

D

蜡燃烧时间不长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9.7%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8-江苏C-06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