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18世纪的蒸汽机和纺织机,也就没有工业革命;没有19世纪的电气技术和汽车,没有20世纪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生物制药、互联网,也就没有今天众多的新产业和极大丰富的产品。但是,21世纪的智能化手机能和蒸汽机、汽车相比吗?今天的很多技术虽然改变了生活方式,但没有带来新的动力和产业的巨变;许多高科技公司虽然抢眼风光,但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并不像社会关注的那么大。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场产业危机和创新性危机。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
对产业发展缺乏革命性创新的批评
对缺乏提振经济的重大创新的忧虑
对新技术革命不如传统技术的遗憾
对创新性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警惕
2023年前三季度。S省1627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低于全国总体水平0.7个百分点,增速较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3.8和1.9个百分点。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服务业企业共1076家,实现营业收入409.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共321家,实现营业收入19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文化制造业企业共230家,实现营业收入262.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
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533.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3个百分点;文化相关领域实现营业收入329.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
在文化核心领域中,文化传播渠道,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和文化投资运营6个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72.24亿元、132.86亿元、104.88亿元、32.66亿元、81.03亿元和9.4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2%、8.3%、3.0%、12.6%、9.3%和2.1%。在文化相关领域中,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为99.45亿元、92.78亿元和137.4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6%、0.1%和-13.6%。
2022年前三季度,S省文化相关领域实现营业收入比文化核心领域:
低不到50%
低50%以上
高不到50%
高50%以上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_______的集中体现。经过千百年的_______,文化经典世代相传而广受赞誉,足以说明其深厚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横线处选填最恰当的词是:
精要 积淀
精髓 锤炼
精要 历练
精髓 沉淀
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食物链的文化链。他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人类文化实质是一种动态的生命体
人类文化的聚集类似于生态的系统
人类文化本身就像一个生态系统
人类文化相互关联组成动态网络
当初苏美两国军事实力不相上下,军备竞赛斗得你死我活。前苏联末代领导一味相信“全人类共同价值”,销毁核武器,缩减军备,“自废武功”。叶利钦上台后一头倒向西方,到后期,俄罗斯军费仅为美国的1/40,营房停水停电,战机缺油,升不了空,舰艇生锈,军港里挤满废铜烂铁。唯一正常运作的军事活动是销毁战略核导弹——给俄罗斯熊满口拔“核牙”,美国人慷慨解囊。
文中美国人是针对什么慷慨解囊:
为俄罗斯提供军费开支
为俄罗斯舰艇除锈
销毁俄罗斯战略核导弹
为俄罗斯战机加油
2007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力需求人数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多:
75%
133%
176%
198%
文化产业是“无言产业”,在驱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近年来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已经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要加强文化自信,深耕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本土主题公园很少呈现传统文化的精品项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某省文化厅厅长就呼吁让本土主题公园具有“中国味”。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文化产业的繁荣已经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本土主题公园缺少“中国味”是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驱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要想尽快做大做强文化业,就要加强文化自信,深耕传统文化
红色文化渗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生动、感染力强,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有极好的说服力。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易于开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基础、文化资源和文化素材。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新模式
引领国民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中
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到中国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藉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谓的“国学教育”。各种“国学研究会”“国学研究院”和“孔子学院”纷纷问世。有的学者鼓吹:应该让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传统经典,尽早回到中国中小学课堂。希望政府尽早启动这项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工程,尽早颁布法律,肯定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依据文意,当下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存在误区,下列不属于误区的一项是:
把历史文化遗产等同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把“国学教育”等同于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
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古典文化
把“国学”等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
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庄严承诺,也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办奥理念是:
环保、公平、竞争、和谐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生态、温暖、公平、实用
共享、友好、竞争、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