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所用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每千克费用分别为4.4元,6元和6.6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成本多少元:
4.8
5
5.3
5.5
去年,某镇把甲、乙、丙三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分配到和丰村、团结村、杨梅村工作。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究竟谁分配到哪个村工作,只是作了如下三种猜测:
①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②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③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后来证实,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由此可以推出:
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四位球迷在某球赛的晋级赛开始之前对几个队伍的赛况进行预测,他们比较关注其中的两支球队,分别作了如下预测:
方某说:如果甲队不能晋级,那么乙队也不能晋级。
白某说:不管甲队能不能晋级,乙队都不能晋级。
夏某说:乙队能晋级,但甲队不能晋级。
邓某说:我看这几支球队都不能晋级。
比赛结果证明,四位球迷中只有一位的预测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情况,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白某预测是正确的
邓某预测是正确的
如果甲队能够晋级,那么方某的预测是正确的
如果甲队不能晋级,那么方某的预测是正确的
某单位寻求对外合作,准备在甲、乙、丙、丁四家单位中确定一个或几个合作对象。单位管理层经过认真调研和讨论,最终形成了以下三种意见:
(1)对于甲和乙两单位,至多选一个
(2)对于甲和丁两单位,至少选一个
(3)如果选择丙或丁单位,就不能选择乙单位
在最终决定时,单位领导只采纳了上述一种意见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最符合单位领导的最终决定:
选择乙、丙、丁
选择乙,但不选择丙和丁
选择甲、乙、丁
选择丙,但不选择乙和丁
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
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
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2010年7月20日我市将进入主汛期,随时可能发生大范围暴雨和局地极端降雨天气,完全迎汛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全国城市防洪视频会议精神,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现就主汛期有关工作布置如下:
一、加强预报、预警和监测
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的质量,要实时跟踪天气变化,做到预报准、预警早,对于灾害性天气过程做到不漏报、不错报,提前预警,让全社会了解天气情况。
二、①……
各区县政府、各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要亲自对城乡结合部、危旧房屋、地下设施、在建工地、积滞水点、地铁站等薄弱部位和己知隐患进行再检查,切实落实各防护措施,同时严格实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制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安全。各指挥部要根据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特点和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的演练,演练要力争贴近实际,避免走过场。同时,要抓住每一次降雨时期,开展应对城市极端暴雨天气的实战演练,检验指挥系统、应急预案、避险措施、对接机制和通讯保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值守,第一时间快速应急响应
主汛期内,各防汛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岗位,值班电话要24小时畅通,接到各类防汛信息后要及时处置。出现险情,主要领导要亲赴现场指挥,组织抢险,在接到市指挥部汛情预警时,各区县以及交通、建设、房屋、水务、国土、轨道、安监、人防等部门要按照《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的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各自应急响应,及时组织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开展抢险、抢修、救灾和群众避险转移,确保不出人为责任事故。
四、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传递汛情
各区县、各防汛指挥部要严格把握汛情、灾情报送时限。发生灾情时,主要领导要(甲)到达现场,(乙)“边抢险、边救灾、边报告”的原则,第一时间将初步情况上报市指挥部;在救灾过程中,采取续报方式,将现场实际情况(丙)上报市指挥部。因降雨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要立即报告。每次降雨结束后,各责任单位要将降雨应对小结及时报市指挥部。
五、加强宣传,提高群众避险自救意识
安全迎汛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各区县、各防汛指挥部要结合天气预报、实时降雨,做好群众防雨、避险等方面的宣传,特别是城镇危险平方区、易积水院落、泥石流易发区、水库下游及险村险户等危及群众安全的重点部位,不放过每一次雨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市指挥部将不定期召开迎汛工作通报会,各单位要明确新闻发言人,制定防汛应急事件发布方案,提高宣传效力。
根据上下文语意,第9自然段划线部分中甲、乙、丙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立即、本着、及时
即刻、坚持、马上
及时、遵照、不断
迅即、依据、迅速
一个山丘的形状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匀速前往B点,到达B点后立刻返回。甲上坡速度为3米/秒,下坡速度为5米/秒;乙上坡速度为2米/秒,下坡速度为3米/秒。问两人首次相遇时,距A点的路程为多少米?
108
138
150
162
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了多少次:
5
2
4
3
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第三,坚强的意志。现在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已知:
①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
②乙、丙知识水平相当;
③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
④四人中三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
航天局经过考察,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
甲
乙
丙
丁
甲:“杭州山美水美人更美。”
乙:“你的话不对,我同桌就是杭州人,怎么就美了?”
以下哪项与上述对话方式最为相似?
甲:“现已查实,你的受贿金额总共为五万元,你认罪吗?”
乙:“有人受贿几十万也没事,我认什么罪?”
甲:“你在提意见的时候,容易情绪激动,希望今后注意。”
乙:“难道我连给别人提意见的权利也没有了?”
甲:“我认为人们都没有什么信仰可言。我深信这种说法。”
乙:“你不是正在信仰‘没有信仰的信仰’吗?”
甲:“你们通宵达旦、吵吵嚷嚷地打麻将,影响别人休息。”
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