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541/1000
单选题

生产性保护作为中国非遗保护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缔约国的重视。低层次模仿绝不是生产性保护的应有之义。模仿是传承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对既有的艺术佳作进行模仿,尽管能在审美上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甚至打开原作未能表现的艺术空间,也能提供诸多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理存在;但一窝蜂地“再创作”,对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类非遗项目的伤害尤为巨大。它非但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手工技艺作品的格调,更动摇了手工技艺类项目存在的根基。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

说明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有效手段

B

介绍中国手工技艺类项目非遗保护的经验

C

阐述一定程度的模仿属于生产性保护的一种

D

强调低层次模仿对非遗保护的影响弊大于利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4.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新疆兵团-044/重庆下-055/黑龙江政法干警-057】 展开解析
542/1000
单选题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对话,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世界意识的基础之上。世界之大,个人只能涉足有限的处所;作为一种彼此相知的语汇,文学可以帮助不同民族的人们_________,乃至共同参与世界。所以,世界范围_________的文学经典展示了“人类”的存在。“人类”生活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然而,他们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体——不论他们自己能否意识到这一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心中有数  形形色色

B

心心相印  跃然纸上

C

心领神会  林林总总

D

融会贯通  多姿多彩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9.4%
易错项:D
知识点:修饰关系,解释关系
来源 【2025-联考/安徽-052】 展开解析
543/1000
单选题

北方某地区为了应对干旱,居民用水量已经受到了严重限制。不过,目前水库蓄水量与5年前该地区干旱的蓄水量持平。既然当时居民用水量并未受到限制,所以现在也不应该受到限制。
下列哪一陈述为真,将最严重地削弱作者的主张:

A

居民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很大

B

自上次干旱以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节水措施

C

5年来该地区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

D

自上次干旱以来,该地区并没有建造新的水库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3%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2-浙江-093】 展开解析
544/1000
单选题

读者通过文学接触到自身存在以外的种种可能性经验,借助他者经验_______了自己的存在问题,通过_______他者的生活丰富了生存体验,_______了自己有限生命的宽度。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探究    虚构    扩展

B

反思    想象    拓展

C

察觉    窥视    扩大

D

印证    涉猎    拓宽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3.8%
易错项:D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7-江苏A-052/江苏B-053】 展开解析
545/1000
单选题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在我国“世界遗产”中唯一的文化景观是:

A

山西平遥古城

B

庐山风景名胜区

C

苏州古典园林

D

敦煌莫高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国情常识
来源 【2012-天津-061】 展开解析
546/1000
单选题

在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一些领域道德_______,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_______。如何实现文艺的社会价值,净化心灵、烛照前行,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失当    背景    主题

B

缺失    环境    议题

C

失范    场景    命题

D

缺乏    境况    问题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4.9%
易错项:D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2-浙江-006】 展开解析
547/1000
单选题

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他的江山,从此,他将以王者的姿态,号令那些自然界“欣欣然睁开了眼”的“臣民”。
作者用的修辞是:

A

比拟  比喻  引用

B

引用  比拟  借代

C

比喻  引用  双关

D

双关  借代  比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7.3%
易错项:D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23-黑龙江-044/内蒙古-042】 展开解析
548/1000
单选题

叶廷芳先生虽从事德语文学研究,但对美学却一往情深。用他的话来说,与自然美相比,艺术美乃是“更大的王国”:“视觉的、听觉的、感觉的、想象的······无不牵连着我的灵犀。无论它们化身为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还是美术、建筑、摄影,虽面貌各不相同,彼此性情却那么相近,仿佛是同一个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其共同的‘血缘’——美学维系着彼此之间的融洽关系。”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美学高屋建瓴的意义赫然显出

B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共通的

C

美学和其他学科都是相通的

D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便可水到渠成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4.2%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6-黑龙江县乡-025】 展开解析
549/1000
单选题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任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任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它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任侠精神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其原因不包括:

A

盛行的任侠风气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B

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C

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地迁徙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D

任侠精神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0.3%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6-深圳-049】 展开解析
550/1000
单选题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作品,描述了八百多个人物,七十多匹牲畜,二十多辆车、桥,二十九艘大小船只,以及各具特色的房屋、桥梁、城楼等。这幅画主要表现的是:

A

祭祀风光

B

山水景色

C

田园风光

D

社会风俗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2.3%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广东-07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