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写一个关于流行音乐琐事的测验,我可以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有 5 个问题。”的相关试题
921/1000
单选题

一个筐里装有2160个苹果,如果不是一次全部拿出,也不是一个一个地拿,要求每次拿的个数相同,拿到最后正好取完,那么共有(    )种不同的拿法。

A

30

B

36

C

38

D

4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7.3%
易错项:B
知识点:约数、倍数
来源 【2021-重庆选调-051】 展开解析
922/1000
单选题

有7个杯口全部向上的杯子,每次将其中4个同时翻转,经过几次翻转,杯口可以全部向下:

A

3次

B

4次

C

5次

D

几次也不能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5.0%
易错项:C
知识点:数字特性
来源 【2009-山西-107】 展开解析
923/1000
单选题

一个知名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己见,但最后被聘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道:“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应聘者对其试卷交白卷却被聘用,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此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聪明地不做胜过了愚蠢地做

B

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C

表现与众不同才能崭露头角

D

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0.0%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9-安徽-040】 展开解析
924/1000
单选题

房龙文笔生动,擅长讲故事。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讲述科学,确实高妙。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房龙开创了以文学方式讲述科学常识的先河

B

房龙能将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讲述得很生动

C

房龙文笔生动,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

D

房龙讲述的科学常识激发了读者对科学的兴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4.5%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2-广州-011】 展开解析
925/1000
单选题

(1)换了一碗馄饨
(2)面条我也没吃啊
(3)馄饨是面条换的
(4)要了一碗面条
(5)为何吃完不给钱

A

(4) - (2) - (1) - (3) - (5)

B

(1) - (3) - (2) - (4) - (5)

C

(4) - (1) - (5) - (3) - (2)

D

(1) - (3) - (4) - (2) - (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4-吉林乙级-068】 展开解析
926/1000
单选题

小孟驾驶汽车沿一条笔直公路匀速行驶。某一时刻,小孟先看到路边的第一个里程碑,上面刻的公里数X为两位数。半小时后,他又看到第二个里程碑,上面刻的公里数Y恰好由X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交换位置所成。又过了半小时,他看到第三个里程碑,上面刻的公里数Z恰好由X的两位数中间添一个0所成。再过一小时,小孟自看到第一个里程碑起共驾驶了(  )公里。

A

120

B

150

C

180

D

20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6%
易错项:B
知识点:普通行程
来源 【2019-深圳-051】 展开解析
927/1000
单选题

(1)中年妇女被救醒
(2)小区警察在小区巡逻值班
(3)一个中年妇女跌倒在地上
(4)小区表彰值班警察
(5)拨打120急救电话

A

2-3-5-1-4

B

3-4-5-1-2

C

4-3-2-1-5

D

4-5-2-3-1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2-深圳-018】 展开解析
928/1000
单选题

某公司总经理郑某在家中被杀,警方确切掌握的是,案发当天,其下属赵一、王二、张三、李四都进出过一次郑某家中,且排除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被警方传讯前,四人秘密约定,向警方所作的每句供词都是虚假供述,供词如下:
赵一:“我们四人都没杀害他,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王二:“我是第二个进他家的,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张三:“我是第三个进他家的,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李四:“凶手进他家不比我晚,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由此可知推知,凶手是:

A

赵一

B

王二

C

张三

D

李四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2.0%
易错项:C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20-深圳Ⅰ-034】 展开解析
929/1000
单选题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参与选课,其中选了A课程的有31人,选了B课程的有24人,两门课程都未选择的有6人,同时选了AB两门课程的有多少人?

A

7

B

11

C

18

D

25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7.8%
易错项:C
知识点:容斥问题
来源 【2014-江西(法检)-064】 展开解析
930/1000
单选题

人们往往下意识地认为:感到孤独意味着这个人形单影只。但实际上,人们在独处时未必感到孤独,也可能在人群拥挤时感到孤独。因为孤独来自于人们“拥有的联结”与“渴望的联结”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人可能被他人围绕,却因为渴望某种联结而不可得,于是感到孤独;而独处则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个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建立联结是避免孤独的重要途径

B

人类孤独感产生的真正心理机制

C

孤独感与是否独处没有必然联系

D

主观感受和客观状态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0.8%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江苏B-028/江苏C-020】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