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写一个关于流行音乐琐事的测验,我可以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有 5 个问题。”的相关试题
41/1000
单选题

A和B同时同地出发,当B走到途中凉亭时,A落后B1公里,B说:“前次我和C一起走,当C走到此凉亭时,我已经超过凉亭1公里了”。
如果A和C一起走,则:

A

A和C同时到达凉亭

B

A先到达凉亭

C

C先到达凉亭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6.8%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
来源 【2012-上海A-046】 展开解析
42/1000
单选题

这些壁画使我相信英雄白求恩和艺术家白求恩就是这么_______地融在一起,多么丰富而有趣的白求恩,他不只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还是一个敏感细致多情的艺术家;他不只是一个不畏炮火勇于赴死的战士,他也是一个曾经被死亡打入谷底的肺结核病人。在白求恩身上,敏感细致的心灵和伟大_______的品格共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可或缺  坚毅

B

不期而遇  坚韧

C

不约而同  坚强

D

不可思议  坚毅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2.8%
易错项:B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15-江西法检-015】 展开解析
43/1000
单选题

有小利、小美、小景、小真、小珑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有的孩子额头上沾了泥巴。显然,每个孩子只能看见别人头上有没有泥巴,而看不见自己头上有没有泥巴。头上沾有泥巴的孩子只说假话,只说假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沾有泥巴。同样,头上没泥巴的孩子只说真话,只说真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没有泥巴。已知:
小利说:我看见三个人头上没泥巴,一个人头上有泥巴。
小美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有泥巴。
小景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没泥巴。
小珑说:我看见一个人头上没泥巴,三个人头上有泥巴。
由此,以下陈述一定为真的是:

A

小景头上没有泥巴

B

小利和小真头上没有泥巴

C

小美头上有泥巴

D

小真和小珑头上有泥巴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B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4-广州-075】 展开解析
材料

过去100年来,人类寿命的延长,完全是因为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通过公共卫生、疫苗接种和抗菌治疗,由此人们才有余裕死于癌症、心脏病、中风。

科学家认为,一种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和四个因子有关:致命性、是否容易传染、感染多久出现症状、是否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疾病只符合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也能在人群中肆虐。如果它们满足大多数特征或者全部因素,我们需要非常加以小心。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进化成符合这四个条件的病原体是流感。人类流感病毒很容易在人际间传播,至少在症状出现一天前就开始传染,人类需要6~12个月来制造新的疫苗,但幸运的是它们没有很强的致命性。

为什么呢?

关于病菌的传染性与毒性之间的制衡,美国进化生物学家保罗•埃瓦尔德有一个著名的假说,如果一个寄主必须四处走动才能扩散病菌,这种病菌不可能变得太凶猛。从病菌的角度来看,病菌不得不从一个宿主迁移到另一个宿主,并且它们通常不得不依赖于相对健康的宿主把它们迁移到另一个宿主上。比如流感病毒就必须保持寄主的合理健康,至少他们得能四处走动、与人握手,冲着人家的脸打喷嚏。所以流感病毒一般是比较温和的,除非寄主本身的身体有问题,比如怀孕、心脏病或者免疫系统太弱。

当然,还有另一种例外——如果在一个人群拥挤的场合,一个病到毫无行动能力的人也能轻易地把病菌传到新的寄主身上,病菌毒性的刹车就会失灵。自然选择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具有侵略性、更能造成破坏的病菌。它们的毒性也会愈演愈烈,直至毒株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杀死寄主而不必受到任何惩罚——新的寄主就近在咫尺。

埃瓦尔德认为,1918年大流感就是在“一战”西方前线战事的特定条件下进化出它的致命毒性的。1918年春天,第一波流感在美国爆发时还是相对温和的。不久,病菌随军队船只传播到欧洲,在“一战”的战壕、医院、前线火车、卡车上(在这些地方,伤员和病患一起运送,没有移动能力的人身上的病菌一次次感染健康的人,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病毒传递服务)迅速升温至致命的毒性。病毒的毒性达到什么程度呢?按照当时的记录,早上生病,晚上就已经奄奄一息。一般流感病毒的致死率是千分之一,1918年大流感则是1/40。不久,病毒离开西方前线,在全球各地爆炸,造成全球5000万人口死亡。

他认为,那场大流感的爆发和演变,不是几种动物流感病毒的随机组合,而是遵循了一种可预测的物竞天择的进化原则。人们一般以为进化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需要百万年的时光。但事实上,进化也可以发生得很快——尤其对微生物而言,比如在几个星期之内发展出抗药性。因为它们分裂得很快,能快速产生变异,与不同成员交换基因信息。每一次迭代中,最能适应传播的病菌会得到传播。所以,自然选择会推动这种病菌进化出更有效的传播手段,从而更适应人类寄主。

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类流行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条件允许它们进化。是我们,而不是自然,创造了环境,允许这些致命病菌的进化和攻击。

比如,正是在亚洲分布广泛的养鸡场,数百万的鸡挤在“疾病工厂”的状况下,甲型H5N1流感获得了强烈的毒性,成了复杂而高效的杀鸡机器。

“一战”前线作为一种人类“疾病工厂”大概很难再在历史上重现,但这些巨型工业化饲养场作为致命病菌的天然孵化器(在那种拥挤的状况下,最无害的细菌也能迅速进化出剧烈的毒性),仍然是现代社会巨大的威胁。事实上,很多病毒学家呼吁必须找到一种新的饲养动物的方法,而不是如此拥挤地放置于巨大的工业化农场。

44/1000
单选题

1991年,秘鲁爆发霍乱,两个月内病菌传播至邻国智利和厄瓜多尔。霍乱有三种传播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从人到食物(被污染)再到人、通过污染的水源进行传播。其中第三种传播方式,病菌不依赖于健康的宿主进行传播。三个国家中,智利有良好的水源供应,厄瓜多尔是整个南美洲水源保护最差的地方,而秘鲁的水源供应保护水平处于两者之间。
根据文意我们可以推断,1991年霍乱中病菌毒性进化最强的国家可能是:

A

秘鲁

B

厄瓜多尔

C

智利

D

三国并无差异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2.3%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上海A-018】 展开解析
45/1000
单选题

小张练习写数码,从1,2,3……连续写至1000多才停止。写完一数,共写了3201个数码。请问,小张写的最后一个数是多少:

A

1032

B

1056

C

1072

D

1077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3.3%
易错项:A
知识点:计算问题(不要用)
来源 【2014-天津-063】 展开解析
46/1000
单选题

(1)一个模式的形成,将老师由“讲台上的圣人”变成“身边的指导”
(2)两位教师的努力,制作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帮助学生补课
(3)一个问题的困扰,山区学生因往返时间过长而缺课严重
(4)一个创新的推广,翻转课堂成为美国日渐流行的教学模式
(5)众多学生的欢迎,在家看视频听讲解,回到课堂上练习和互动

A

(3)-(2)-(5)-(1)-(4)

B

(4)-(3)-(2)-(5)-(1)

C

(3)-(4)-(2)-(5)-(1)

D

(4)-(1)-(3)-(2)-(5)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3-吉林乙级-047】 展开解析
47/1000
单选题

(1)大家轮流分粥,结果负责那天才吃饱,其余6天都要挨饿
(2)7人轮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这次分粥者要最后才可领取粥
(3)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负责分粥,久了,他却开始徇私
(4)7人一起居住,面对同一个问题:怎样将一锅粥平均分配
(5)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来分粥,7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的

A

(4)-(3)-(1)-(5)-(2)

B

(4)-(3)-(1)-(2)-(5)

C

(4)-(1)-(2)-(3)-(5)

D

(4)-(3)-(5)-(1)-(2)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5-吉林乙下-070】 展开解析
48/1000
单选题

清代,有一商人蔡某的朋友去世了。他差人把朋友的儿子叫来,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对方甚感惊讶和不解。蔡某解释说:“钱是你父亲生前寄存在我这里的。”朋友的儿子问蔡某:“我父亲留下字据了吗?他直到临终也没对我说过这事。钱,我不能要。”蔡某说:“没留字据,但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推断:

A

在社会生活中,有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

B

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钱

C

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讲信用

D

钱对人们的生活并不重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0.0%
易错项:B
知识点:微观经济
来源 【2013-吉林甲级-079】 展开解析
49/1000
单选题

鲁迅满怀悲愤地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是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B

反映鲁迅英勇抗战,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C

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

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战的精神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0%
易错项:C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08-内蒙古-037】 展开解析
50/1000
单选题

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可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面貌,我觉得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对莫言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作家搞创作应该揭示生活本质,因为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

B

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保持本色,但写小说时必须勇于突破,胆大包天

C

文学艺术就是应该展现本我,暴露黑暗与社会不公正,揭示人性的恶

D

文学作品应保有生活的本我,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8.0%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2-吉林甲级-021/吉林乙级-02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