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善治的破题关键,说到底得依靠广大市民的智慧和力量。如何体现各类人才都有的城市包容,何以在城与人、管理与服务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怎样唤回社区交往、邻里互助的人情温暖……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角色应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实现城市共建共享。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城市善治需要政府转变角色,与市民打成一片
政府既要做好管理,又要做好服务
城市治理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形成政府、市场与市民的合力
城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实现社区交往、唤回人们的互助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满足于现状。但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上述文段中不能推出的是: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很多人脑海中形成了定势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断地变化着
在数学问题上,“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但在生活中却不是这样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人停下探索的脚步
在一个大学生宿舍有3个同学,她们的名字是:小梅、小红和小利。一个学英语,一个学法语,一个学德语;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重庆。来自北京的不是学英语的。小红不学法语。小利来自上海。来自重庆的学法语。
由此可知:
小红来自北京,学英语
小梅来自重庆,学法语
小利来自上海,学德语
小利来自上海,学法语
①以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形势的危机状况
②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改换门庭
③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④“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
⑤而不是一个动词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④①⑤③②
④⑤①②③
③④①⑤②
③①②④⑤
“竹子开花喽,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这首有关竹子开花的童谣揭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
自然保护区不应是自然保护的“孤岛”
应该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进程
自然保护区对保存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特殊作用和重要贡献
自然保护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_______,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起源
起点
源泉
出发点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想想看,哪一个伟大的作家不是学问__________又积极劳动的人呢?
②有女儿在身边,她能得到一丝__________。
③那月色__________了我多年内心的创伤,所有的仇恨在一瞬间消融了。
广博 安抚 安慰
渊博 安慰 抚慰
渊博 抚慰 安抚
广博 安慰 安抚
最近上映了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小刘购买了4张座位连在一起的电影票,邀请小马、小杨、小廖一同去观看。四人各自随机拿了一张电影票,此时他们分别猜了一下座位情况:
小刘说:“我好像是坐在小马旁边。”
小马说:“我的左手边不是小刘就是小杨。”
小杨说:“我肯定是坐在小廖旁边。”
小廖说:“小刘应该是坐在我的左手边。”
假如他们四人都猜错了,那么他们面向银幕从左到右的正确座位可能是:
小廖、小马、小杨、小刘
小刘、小杨、小廖、小马
小马、小廖、小杨、小刘
小杨、小刘、小廖、小马
甲、乙、丙、丁四个人同时竞争一个就业职位,他们四人中只能有一个人获得该职位。在面试结束时,他们四个人对该次面试的结果进行了预测:
甲说:“我这次肯定得不到这个职位;”
乙说:“我估计这个职位应该是丁获得;”
丙说:“乙的口才最好,乙肯定能得到这个职位;”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对了,那么到底谁能获得这个职位:
甲
乙
丙
丁
设n为正整数,如果存在一个完全平方数(比如,5×5=25,25就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使得在十进制表示下此完全平方数的各数字之和为n,那么n被称作好数(比如,7是一个好数,因为25的各数字之和为7)。那么,在1,2,3,……,2017中共有( )个好数?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