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写一个关于流行音乐琐事的测验,我可以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有 5 个问题。”的相关试题
381/1000
单选题

某名人收到香港某组织的请教问题的信,这位名人一时难以确切答复。过了几天,他弄清了问题原委,即写复信。你认为作为复信的开头,哪一项最好:

A

惠书收到,琐事缠身,迟复为歉

B

惠函歇悉,未及时奉复,深感不安

C

惠书已悉,承蒙信赖,迟复为歉

D

惠书已阅,难题一时不解,迟复为歉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0.0%
易错项:C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08-河南-024】 展开解析
材料

过去100年来,人类寿命的延长,完全是因为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通过公共卫生、疫苗接种和抗菌治疗,由此人们才有余裕死于癌症、心脏病、中风。

科学家认为,一种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和四个因子有关:致命性、是否容易传染、感染多久出现症状、是否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疾病只符合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也能在人群中肆虐。如果它们满足大多数特征或者全部因素,我们需要非常加以小心。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进化成符合这四个条件的病原体是流感。人类流感病毒很容易在人际间传播,至少在症状出现一天前就开始传染,人类需要6~12个月来制造新的疫苗,但幸运的是它们没有很强的致命性。

为什么呢?

关于病菌的传染性与毒性之间的制衡,美国进化生物学家保罗•埃瓦尔德有一个著名的假说,如果一个寄主必须四处走动才能扩散病菌,这种病菌不可能变得太凶猛。从病菌的角度来看,病菌不得不从一个宿主迁移到另一个宿主,并且它们通常不得不依赖于相对健康的宿主把它们迁移到另一个宿主上。比如流感病毒就必须保持寄主的合理健康,至少他们得能四处走动、与人握手,冲着人家的脸打喷嚏。所以流感病毒一般是比较温和的,除非寄主本身的身体有问题,比如怀孕、心脏病或者免疫系统太弱。

当然,还有另一种例外——如果在一个人群拥挤的场合,一个病到毫无行动能力的人也能轻易地把病菌传到新的寄主身上,病菌毒性的刹车就会失灵。自然选择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具有侵略性、更能造成破坏的病菌。它们的毒性也会愈演愈烈,直至毒株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杀死寄主而不必受到任何惩罚——新的寄主就近在咫尺。

埃瓦尔德认为,1918年大流感就是在“一战”西方前线战事的特定条件下进化出它的致命毒性的。1918年春天,第一波流感在美国爆发时还是相对温和的。不久,病菌随军队船只传播到欧洲,在“一战”的战壕、医院、前线火车、卡车上(在这些地方,伤员和病患一起运送,没有移动能力的人身上的病菌一次次感染健康的人,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病毒传递服务)迅速升温至致命的毒性。病毒的毒性达到什么程度呢?按照当时的记录,早上生病,晚上就已经奄奄一息。一般流感病毒的致死率是千分之一,1918年大流感则是1/40。不久,病毒离开西方前线,在全球各地爆炸,造成全球5000万人口死亡。

他认为,那场大流感的爆发和演变,不是几种动物流感病毒的随机组合,而是遵循了一种可预测的物竞天择的进化原则。人们一般以为进化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需要百万年的时光。但事实上,进化也可以发生得很快——尤其对微生物而言,比如在几个星期之内发展出抗药性。因为它们分裂得很快,能快速产生变异,与不同成员交换基因信息。每一次迭代中,最能适应传播的病菌会得到传播。所以,自然选择会推动这种病菌进化出更有效的传播手段,从而更适应人类寄主。

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类流行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条件允许它们进化。是我们,而不是自然,创造了环境,允许这些致命病菌的进化和攻击。

比如,正是在亚洲分布广泛的养鸡场,数百万的鸡挤在“疾病工厂”的状况下,甲型H5N1流感获得了强烈的毒性,成了复杂而高效的杀鸡机器。

“一战”前线作为一种人类“疾病工厂”大概很难再在历史上重现,但这些巨型工业化饲养场作为致命病菌的天然孵化器(在那种拥挤的状况下,最无害的细菌也能迅速进化出剧烈的毒性),仍然是现代社会巨大的威胁。事实上,很多病毒学家呼吁必须找到一种新的饲养动物的方法,而不是如此拥挤地放置于巨大的工业化农场。

382/1000
单选题

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_______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式。

A

改善公共卫生

B

接种有效疫苗

C

控制人口数量

D

革新工业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7.8%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上海A-021】 展开解析
383/1000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题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4吉林甲级063】

xingguang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7.8%
易错项:D
知识点:旋转,翻转
来源 【2014吉林甲级063】 展开解析
384/1000
单选题

某班级对70多名学生进行数学和英语科目摸底测验,有12%的学生两个科目均不及格。已知有星光公考的学生英语及格,数学及格的学生比英语多10人,那两科均及格的学生有多少人?

A

31

B

37

C

41

D

4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3.7%
易错项:C
知识点:容斥问题
来源 【2023-浙江A-063/浙江B-043】 展开解析
385/1000
单选题

E市开展一项公共政策的民意调查,随机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有关问题。一个月后,再次随机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问题,但问题的顺序设置与上次不同。结果发现,两次市民样本对许多问题得出了不同的回答。这证明同一组问题,因为其问题顺序的改变,有时就会得出不一样的回答。
上述论证依赖于下面哪一个假设:

A

有些市民两次都被随机抽中而参加了两次调查

B

调查的问题内容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影响回答

C

第二次调查把第一次匿名调查方式改为实名调查

D

第二次调查并没有把所有问题的顺序全部打乱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5.7%
易错项:A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5-广州-069】 展开解析
386/1000
单选题

对于家长们来说,能够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亲身_______到孩子的进步,是一次难得的亲子活动经历。同时,他们也可以在训练营中受到_______,得到一些教育的灵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感触  启示

B

感悟  启蒙

C

感受  启发

D

感觉  启迪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9.7%
易错项:B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5-国考地市-024/国考副省-024】 展开解析
387/1000
单选题

十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地循环报数。如果报1和报100的是同一人,那么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A

10

B

11

C

13

D

15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8.2%
易错项:C
知识点:爬楼梯
来源 【2009-北京应届-015】 展开解析
388/1000
单选题

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四人参加一项技能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前四名。据了解,他们之间有以下关系:
①孙先生和李先生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
②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次比赛中刚认识;
③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打篮球;
④赵先生的名次比钱先生的名次靠前;
⑤钱先生和李先生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四名次的获得者是:

A

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李先生

B

李先生、赵先生、孙先生、钱先生

C

李先生、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D

孙先生、李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9.7%
易错项:B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4-广东-082】 展开解析
389/1000
单选题

甲、乙、丙共同编制一标书,前三天3人一起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星光公考,第四天丙没参加,甲、乙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星光公考,第五天甲、丙没参加,乙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星光公考,从第六天起三人一起工作直到结束。
问这份标书的编制一共用了多少天:

A

13

B

14

C

15

D

16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7%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08-辽宁-043】 展开解析
390/1000
单选题

包光潜在《温暖的橘子》中提到,那是十年前的秋天,我和朋友到西北旅游观光。由于路途遥远,精神________。大约过了几个隧道之后,豁然开朗,两边的山坡出现大片的橘林。刚刚成熟的橘子,在一片翠绿中________地泛着橘红色的光彩。到了一个小站,火车尚未停稳,月台上已经到处都是奔跑的橘子。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萎靡不振  清晰可见

B

萎靡不振  若隐若现

C

一蹶不振  隐约可见

D

一蹶不振  时隐时现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2.2%
易错项:A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因果关系
来源 【2019-辽宁-03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