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再例如“曳尾涂中”,出自《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的相关试题
51/1000
单选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下列句子中的“则”与上文中划线处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C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08-上海-038】 展开解析
52/1000
单选题

汉代王符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下列活动未能体现这句话所蕴涵的管理思想的是:

A

王所长动员单位全体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B

赵局长事必躬亲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

C

市政府将污染治理目标分解给各职能部门

D

疾控中心联合高校开展流感病毒的防治工作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2.5%
易错项:C
知识点:行政管理
来源 【2018-江苏B-010/江苏C-010】 展开解析
53/1000
单选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A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B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C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D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4.6%
易错项:B
知识点:言语关系--语义
来源 ​【2023-黑龙江-088/辽宁-085】 展开解析
54/1000
单选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一名言出自哪位之口: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5.0%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0-黑龙江-121】 展开解析
55/1000
单选题

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有着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往往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他们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构成及特征

B

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治疗原理

C

中国传统医药学具有神奇的功效 

D

中国传统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区别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0%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广东-030】 展开解析
56/1000
单选题

川藏铁路被称为“史上最难建”铁路,起到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作用,以下不处在川藏铁路沿线的是:

A

雅安到林芝段

B

色季拉山隧道

C

大渡河特大桥

D

可可西里站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9.1%
易错项:C
知识点:国情常识
来源 【2022-四川上-007】 展开解析
57/1000
单选题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啊,我很快就要收租税了,到时候可以借给你三百黄金。”庄子就给监河侯讲了一个寓言: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听到有呼救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发现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你喊什么呀?鲫鱼答道,我是东海里的水族,您可有“斗升之水”,来救救我的性命吗?我说,行呵,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让他引“西江之水”救济你。这条可怜的鱼说,要是那样的话,你干脆到干鱼铺去找我。
下列选项中与庄子所讲的故事寓意最为贴切的是:

A

口惠而实不至

B

远水解不了近渴

C

好钢用在刀刃上

D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3.6%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吉林上甲-050/吉林上乙-040】 展开解析
58/1000
单选题

中国绘画是以庄子哲学为精神宗旨的,其最高境界是在人与对象的双重自然状态下实现物我浑融。《庄子·田子方》载,宋元君招试画师,应试者皆________,唯有一后到者,“解衣盘礴赢”,任性自然地投身于画作。宋元君称此人为“真画者”。所谓“真画者”,指的是突破规范束缚而进入自由率真的创作状态的画家。这是庄子为后世中国画家塑造的模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循规蹈矩

B

墨守成规

C

按部就班

D

循规拘礼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0.1%
易错项:A
知识点:转折关系
来源 【2017-联考/安徽-002】 展开解析
59/1000
单选题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下列(   )项与以上论证方法最为相似:

A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B

春风朝煦,萧艾蒙其温;秋霜宵坠,芝蕙被其凉。是以威以齐物为肃,德以普济为弘

C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4.0%
易错项:A
知识点:结构相似
来源 【2018-上海A-056/上海B-053】 展开解析
60/1000
单选题

孔子常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乐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

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

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

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

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8.8%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湖北-047/陕西-047/天津-047/西藏-04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