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关于人的眼睛,下列词语,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的相关试题
931/1000
单选题

合成字是合体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它原本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词组,但由于这些词语、词组在方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就把这些词语在讲究字形美观的前提下原封不动地组合成了一个独有的汉字。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汉字根据其意思不属于合成字的是:

A

氼,读作nì,古同“溺”,沉没,沉溺

B

嘦,读作jiào,方言,“只要”的意思

C

覅,读作fiào,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要”

D

尠,读作xiǎn,意思是稀有的、罕见的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1.6%
易错项:B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6-国考地市-082/国考副省-087】 展开解析
材料

记忆是一项原理复杂又十分个性化的生理活动。①记忆的形成机制尚没有确切的结论,如何衡量记忆的效果也是众说纷纭,更不要说对何时的记忆更高效进行判定和解析了。②无论我们记忆的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旋律,都离不开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区别只在于有哪些神经元参与,有多少神经元参与,以及神经活动的频率高低等。当足够多的电活动使神经元开始形成稳定联系后,相关的记忆便得到巩固。③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的活力、体内激素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记忆的形成。④虽然人体是复杂的系统,但总会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这个状态合适的时间,便是记忆相对高效的时间。而身体状态随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调整,这是生物体存在节律性的一种表现。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研究“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家。人类用上百年的时间证明:生物体的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受到内源性的调节。这种24小时的生物节律,完全是因为在生物体内有若干蛋白呈现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记忆是一种生理功能,它的形成和巩固,需要相应结构的配合。功能依附在结构之上,结构越合适,功能便越强大。但是,究竟什么影响着记忆力呢?这完全因人而异,比如,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强烈的刺激,甚至是之前的学习基础,都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人体内存在着一种自主性的生物钟。外部环境的改变,并不会对这套机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套自主性的生物钟,只是影响记忆的众多因素之一。我们并不能一刀切地宣布,什么时间是记忆最好的时候。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想要知道自主性生物钟对记忆的影响,需要先把其他所有因素都排除掉。被试者必须完全均一,不能有个性化的情感,不能有个性化的认知,也不能有个性化的饮食。这显然很难做到。

对记忆的研究,应该立足于改善我们的学习状态,大多数人完全没有必要知道生物钟究竟影响了多少记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测试结果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也可能和我们吃的东西有关······我们只要花一些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同样的学习,过一段时间比较效果,用这种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932/1000
单选题

本文可用于反驳以下哪项观点:

A

早晨记忆力最好

B

幼儿阶段是一生中记忆最强的

C

人们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D

重复有助于强化记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7.5%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北京-051】 展开解析
材料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933/1000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意思是吴中闹饥荒,饿死的人躺倒在路上

B

“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这里希文和太守指的都是范仲淹

C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这里“新”是形容词作动词,“日”是名词作状语

D

“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范仲淹上奏辩解自己之所以宴游湖上、大兴土木,都是为了让官府可以聚集到更多钱财进而发放给贫苦的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1.1%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20-上海A-022】 展开解析
材料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横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编纬”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记“燕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问,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934/1000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

B

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的论述外,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C

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编联的,而编联简册则用麻绳

D

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纬编”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9-云南-043】 展开解析
材料

935/1000
单选题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4年以来,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年新增量均高于固定电话用户年新增量

B

预计到2010年,移动电话用户数将大大高于固定电话用户量

C

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D

2006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历史最高水平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8.3%
易错项:B
知识点:正误判断
来源 【2008-广东-100】 展开解析
材料

在对贵州瓮安多细胞动物胚胎化石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后,科学家证实早在5.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两侧对称动物,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但受到强烈质疑,其重要论据之一就是:为什么三叶虫等复杂的生命在寒武纪突然出现,而在此之前却没有化石记录?进化论似乎等待着两个不同命运的判决:要么前寒武纪根本不存在化石,进化论错了;要么如达尔文猜想的那样,前寒武纪不是没有化石,而是没有找到或没有保存下来。

于是化石成为检验达尔文理论的试金石,古生物学家为在比寒武纪更加古老的地层中寻找化石付出了巨大努力。直到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21亿年前微体植物化石和澳大利亚5.6亿年前伊迪卡拉化石群的发现,给进化论带来了一个重大突破,困惑达尔文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伊迪卡拉化石群是否属于多细胞动物仍有许多值得质疑之处,即便可能是多细胞动物,它们也属于非常特化了的生物类型,与寒武纪生物之间找不到重要的演化关系。

贵州省瓮安5.8亿年前的多细胞动物化石比伊迪卡拉化石群还要早2000万年,比寒武纪还要早4000万年。胚胎化石大多很小,只有0.2~0.6毫米。研究胚胎化石主要采用两种常规技术:一是通过醋酸把胚胎从岩石里分离出来,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外部进行观察。二是把含化石的岩石加工成薄片,用投射显微镜寻找其中含有的化石,但薄片中的化石已遭破坏,而且所提供的化石结构有方向随机性的缺点。因此胚胎化石内部结构和卵裂球排列方式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如何使体积如此小的胚胎化石清晰成像,科学家想到给瓮安化石照“X光”。因为用X光拍照可以避免通常的把化石分层切片观察的方式,不会对化石造成破坏。但不能使用通常的X光机达到研究目的,因为它的成像分辨能力最好也只有毫米的量级,拍不到胚胎的内部结构。另外,拍出来的图像反差也不好。而同步辐射正好具有足够强度的短波长X光和优良的成像分辨能力。于是他们把同步辐射相衬成像方法应用到瓮安化石的研究中,在不损坏化石的情况下,把亚毫米大小的胚胎内部结构拍得一清二楚,并且给出了高精度的三维成像,解决了古生物学的一大难题。

936/1000
单选题

下列对“达尔文的猜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达尔文的猜想”认为前寒武纪化石应该存在,只是没有找到或者没有保存下来

B

“达尔文的猜想”是关于为什么寒武纪突然出现三叶虫等许多复杂的生命的猜想

C

“达尔文的猜想”涉及到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前尚缺失的环节

D

证实“达尔文的猜想”的正确性,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科学性的有力的证明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9-上海-048】 展开解析
937/1000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莫斯科时间2月7日20点14分,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俄罗斯度假胜地索契市举行,星光公考的开幕式演出吸引了全球约30亿的电视观众

B

联合国特别协调员卡洛,星光公考地参观正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补给的中国海军盐城舰,高度赞扬中国政府为政治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所做的努力

C

3月21日,“雪龙”号上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澳大利亚人员配合下,星光公考,火速前往搜寻马航MH370失联客机

D

《警察日记》和《白日焰火》作为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对表达中国文化自信力方面的贡献,可谓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4.3%
易错项:C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14-吉林甲级-027】 展开解析
材料

技术塑造全新的理论范式。大数据技术给公共管理带来了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这场范式革命表现在:第一,方法论范式的转型。大数据借助于云平台而具有数据搜集、分析、管理、挖掘和重组的功能,以及基于多类型数据和海量数据的预测功能,从而形成一整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方法。此类方法在大数据技术诞生前是完全没有的。其数据能实时更新,且接近于全数据,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恐怖主义研究、移民研究、战争与冲突研究、国际反腐败研究等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和技术,传统的管理方法如定性和定量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基于“小数据”的研究方法,将更多地为数据挖掘、全数据分析等全新的研究方法所代替。简言之,“大数据+”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第二,研究思维范式的转型。过去的案例研究、样本研究体现的是数据“精确性”思维、因果关系思维和定性思维,而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现已转向“量化”思维,即以全数据为目标的思维,以“混杂性”思维为形式,以量化数据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核心内容。单纯的“计算社会科学”也并不完全反映“量化”思维。第三,研究对象的转变。大数据技术诞生前,公共管理的对象是人及其相互关系。人既成为管理对象,也成为管理的工具,结果是人成为管理者的“被管理者”。大数据的公共管理对象是人所有活动所产生的数据,目的是用数据及其产生的价值来为人服务,体现了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第四,绩效检验方式的转变。此前,绩效检验的目的是以政策的落实和政策对人发挥规制作用来衡量,但政策是否科学则容易被忽视,而且,往往采取刚性强制手段。就是说政策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人也可能因强制而对政策产生抱怨,甚至有些情况下有些人成为反政策的一员。大数据条件下的绩效检验则强调技术对人的所有社会活动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最终使数据通过服务于人来体现其价值,使人在享受价值服务的过程中自觉维护良好的秩序。
从具体的实践层面看,也有了变化。第一,大数据技术使公共管理的实践内容从流量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化。传统的公共管理尤其强调流程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基于行政的科层体制。但在实践中,这会慢慢演变成流程的刻板化,效率日趋下降,甚至影响流程的合法性。而大数据技术则专注于对管理对象的数据收集、分析,它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核心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二,大数据使公共管理的实践从事后机械应对转向智能化预先治理。传统的方式,无论是管理还是治理,都是出现了问题才采取措施。即便有所谓的预防性治理或预防性管理,也常常非常盲目,甚至可能没有任何针对性。因此,其典型特征就是事后的机械性。大数据条件下则截然不同,其核心就是预测。它通常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它是建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基于某个人的主观判断。

938/1000
单选题

依据文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研究思维

B

传统的公共管理方法如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数据不能实时更新

C

虽然有大量计算的存在,但大数据不等同于“计算社会科学”

D

传统的公共管理是“量化”思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1.8%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上海B-018】 展开解析
939/1000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一盏灯甚或几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B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C

一盏灯甚或几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一些寒夜里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D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一些寒夜里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3.3%
易错项:A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11-上海B-069】 展开解析
940/1000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B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C

他的台球水平已经很高了,在我们这个小地方独占鳌头,但天外有天,到省里的比赛他还是铩羽而归

D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蝉鸣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14-河北(政法干警)-03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