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文学作品 小麦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31/1000
单选题

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指的是信使

B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指的是建功立业的抱负

C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劳歌”指的是送别歌曲

D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中的“昆山玉”指的是杰出人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1.2%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国考地市-015/国考副省-011】 展开解析
32/1000
单选题

与___________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用“___________”这一著名诗句,表现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
文中画横线部分应依次填入:

A

《庄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

《庄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

《诗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D

《诗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2%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国考副省-010/国考地市-012】 展开解析
33/1000
单选题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_____的经典名作,_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我们从中不仅能_____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

举世闻名    滋养    收获

B

闻名遐迩    滋润    领略

C

举世闻名    滋润    收获

D

脍炙人口    滋养    领略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9.5%
易错项:A
知识点:并列关系,限定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4-河北(政法干警)-026】 展开解析
34/1000
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

《过秦论》-《隆中对》-《归去来兮辞》

B

《兰亭集序》-《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C

《桃花源记》-《捕蛇者说》-《醉翁亭记》

D

《铜雀台赋》-《阿房宫赋》-《后赤壁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5.9%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1-四川-008】 展开解析
35/1000
单选题

与___________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用“___________”这一著名诗句,表现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

文中画横线部分应依次填入:

A

《庄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

《庄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

《诗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D

《诗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3%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国考副省-010/2017-国考地市-012】 展开解析
36/1000
单选题

关于文学作品与其主人公,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桃花扇》——崔莺莺、张君瑞

B

《西厢记》——杜丽娘、柳梦梅

C

《牡丹亭》——李香君、侯方域

D

《长生殿》——唐玄宗、杨贵妃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9.2%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河南-093】 展开解析
37/1000
单选题

描写山水田园是中国散文固有之重要领城,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______的优秀篇章。此类散文借景抒情,以景、物甚至山水田园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理想。这样的写物抒情方式之所以______,是因为它们和中国传统审美观相联系。中国早期的比德、畅神审美意识,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散文创作的发展。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闻名遐迩 深入人心

B

称奇道绝 喜闻乐见

C

脍炙人口 经久不息

D

令人称道 长盛不衰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7.0%
易错项:C
知识点:修饰关系,解释关系
来源 【2025-四川-022/四川选调-022】 展开解析
38/1000
单选题

纪录片肩负着在国际交流中真实展现中国形象、有效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既要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平台、细分国际受众,也要积极拓宽素材的维度与视野,加强国际化叙事表达,丰富能激发受众情感共鸣的主题内容,增强国际传播实效。
根据以上文段,作者意在强调:

A

要着力提升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

B

要通过纪录片更好地展现国情风貌

C

要积极拓宽纪录片素材的维度与视野

D

要选取能引起观众共鸣的纪录片主题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3.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广东-021】 展开解析
39/1000
单选题

一段中国的筝箫名曲,多有雨声中的幽远;一幅中国的山水古画,多有雨声中的迷蒙;一大堆中国古代的哲学,其所谓“自足”“求诸己”“尽其在我”一类的命题,作为几千年文明的意旨内核和情感基点,当然是事出有因,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也许都来自作者们在雨声中的独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雨声会让人心中安宁静谧

B

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意趣

C

所谓情由境生和感由事发

D

就好像“小楼一夜听春雨”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1.4%
易错项:D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7-四川上-032/黑龙江公检法-042】 展开解析
40/1000
单选题

关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B

“史学双璧”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白朴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并称为“古典戏曲双璧”

D

“清代戏曲双璧”是指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3.0%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4-国考副省级-01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