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文学作品 小麦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材料

注:粮食作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谷物指稻谷、小麦和玉米。

xingguang

11/1000
单选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01—200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动态势
(2)2001—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动态势
(3)2001—2009年中国薯类播种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动态势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6.4%
易错项:C
知识点:正确个数
来源 【2011-江苏A-091】 展开解析
12/1000
单选题

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其实也就是一场类似库恩所说科学革命的例子。革命者认为旧有典范已经死亡僵化了,于是进行革命。革命之后,新典范出现,整个文学和文学研究遂导向一套新的信念,研讨的问题和答案的标准也改变了:采用西方的思考方式、观念系统、术语、概念来讨论中国文学。碰到这个新“典范”所无法丈量的地方,便诟病中国文学及文学评论定义不精确、系统不明晰、结构不严谨、思想不深刻等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对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

B

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与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有相通之处

C

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用新典范评判中国文学不尽合理

D

民国初年的中国文学作品带有革命性的特点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7.5%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四川上-037/黑龙江乡镇-048/黑龙江省直-046】 展开解析
13/1000
单选题

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都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A

中外作家通过怀乡或乡愁作品表现他们对乡村困境的深切关怀

B

中外的作家都把怀乡或乡愁作为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来看待

C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作家通过文学作品铭记历史的最好精神慰藉

D

中外作家通过怀乡或乡愁的作品表现人类最基本、最普遍情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8.8%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重庆下-047】 展开解析
14/1000
单选题

文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中国现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写大众”实现“为大众”。事实上,尽管大众可能欢迎以自己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种亲近感。他们并非都爱看、只爱看、特别爱看反映自己处境的故事。
依据文意推断,下面结论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只有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亲近的作家才能获得最为广泛的读者

B

一些小说家不去表现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也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读者

C

在“为大众”“写大众”与“被大众读”之间,潜存着深刻的矛盾

D

鲁迅提倡和向往“文艺的大众化”,但是也难以获得普及性效果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6.3%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天津-032】 展开解析
15/1000
单选题

笔墨大咖,顾名思义,是指在笔墨功夫上有追求、有造就、有作为的人。文学作品、中国书画等等,所倾注的正是淋漓酣畅的笔墨意韵。一个人若是总能做到意在笔先,又何愁不能泼洒出意韵生动的笔墨图景?这样的人,成为笔墨大咖是迟早的事。
上文“这样的人”是指:

A

能做到意在笔先的人

B

能泼洒出意韵生动的笔墨图景的人

C

能倾注淋漓酣畅的笔墨意韵的人

D

在笔墨功夫上有追求、有造就、有作为的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9.8%
易错项:D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22-深圳-084】 展开解析
16/1000
单选题

相关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由于气候变暖,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至2个纬度;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水稻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喜温作物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除了利好消息,气候变化也有不利影响: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各种病虫害危害加重,都会导致农业减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观

B

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

C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大

D

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好处居多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6%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6-国考地市-049/国考副省-045】 展开解析
17/1000
单选题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对中国城墙的描述,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图绘画中,并且是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这说明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大书中的一行一页。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

B

古城墙的文化价值远高于其商业价值

C

亟须对现存的古城墙开展保护和研究

D

城墙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3.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国考-057】 展开解析
18/1000
单选题

“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犯的错误是:

A

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按国别,后按时代

B

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

C

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D

没有说明最喜好什么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7.5%
易错项:D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08-吉林乙-025】 展开解析
19/1000
单选题

①中国是玉米主要生产国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
②玉米营养丰富,是农作物中热量最高的粮食,人们称之为“饲料作物之王”
③明末清初中国人口从1亿增至4亿,玉米功不可没
④现今,全世界约70%的玉米用以发展畜牧业,以换取肉、奶、蛋等生活必需品
⑤学者曾把人均玉米数量视为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⑥明末清初时玉米传入中国,许多无法种植小麦的干旱、贫瘠之地也可开垦种植玉米,且产量比小麦高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⑥③④①②⑤

B

①②④③⑥⑤

C

②④⑤①⑥③

D

④⑤②①③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6.8%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4-山东-026】 展开解析
20/1000
单选题

当前,在_______、积淀丰厚而又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中国文学研究不断面临学科交融、学术创新的_______挑战之际,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历史悠久    严酷

B

源远流长    严峻

C

年深日久    严肃

D

历久弥新    严厉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5.8%
易错项:A
知识点:并列关系,修饰关系
来源 【2017-江苏C-04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