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许多教诲,寓意都很深刻,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等等,都不失为人之道。然而孔子这些优秀的思想历来都是统治者规范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的强有力工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孔子优秀思想为统治者所利用
孔子优秀思想为统治者所倡导
统治者对孔子优秀思想的继承
统治者对孔子优秀思想的赞美
现代社会中对人权最大威胁来自公权力,其中行政权由于具有扩张性、主动性等特征,尤其容易造成对行政相对人人权的侵犯。行政诉讼作为一种对人权的法律救济途径,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人权是不容侵犯的
人权不同于公权力
行政诉讼可以有效保障人权
行政诉讼可以作为人权的一种形式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坚决执行的态度。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理论推断
社会实践
主观愿望
真诚信仰
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属于继续教育的是:
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暑期培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教师
许多专科起点的教师通过函授教育或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文凭
某大学要求已获得讲师职称的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
劳动局给下岗职工进行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作为曾经的媒介大亨,报纸的影响力已经_______,互联网、手机的普及,让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_______的变化,报纸媒体的阅读群体日益萎缩。新媒体留给报纸的发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况愈下 日异月殊
今非昔比 翻天覆地
烟消云散 惊天动地
今不如昔 日新月异
企业应该具有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使命观。如果公司的基本思想和方针是明确的,那么经营者就能够据此施行强有力的领导,而且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和方针去判断是非,这样容易培养出人才。反之,经营者对部下的领导就会缺乏一贯性,很可能被每时每刻的情势变化或个人情感所左右,不利于培养人才。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强有力的领导是企业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
明确的使命观和经营观念有利于企业培养人才
经营者应该尽量不让个人感情和情势变化对自己的决策产生影响
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经营观念和使命观,经营者将无法施行强有力的领导
目前新媒体的出版呈现出碎片化、标题化、娱乐化的趋势,内容杂乱,不成体系。这既和新媒体的内容展现方式以及人们的浅阅读习惯有关,同时也是因为新媒体的海量内容要在很短时间内处理,编辑力量跟不上,顾不上精耕细作。一旦新媒体结束跑马圈地阶段,腾出手来开始培养自己的编辑队伍,或高薪聘用传统出版业的编辑,那么,这种状况就会得到改观。
文中画横线部分“这种状况”指的是:
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问题
人们的浅阅读习惯
新媒体编辑力量不足
海量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根据资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与2000年相比,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量增长了10倍多
与1981年相比,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洗衣机与电冰箱数量均增长了20多倍
与1999年相比,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数量增长了70.7倍
1985年到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数量前期增长速度大于后期
如今,图书信息浩如烟海。表面上看,读者具有无限的自由度,可以在茫茫书海中自由选择。但事实上,他们无形中成了大众媒介的俘虏。大众媒介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他们通过图书广告、阅读排行榜、书评人推介、对图书进行定向推送,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往往只是一个狭窄的阅读菜单。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定向推送就更为稀松平常了。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巨型的图书搜索引擎,大家都在利用新媒体这张网捕捞图书,结果收获的多是同质化的东西。即是说,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很容易沦为“格式化”的阅读:不仅所选择的阅读内容被格式化,甚至连阅读方式、阅读趣味也会被“格式化”。而且这种“格式化”阅读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对阅读产生强烈影响
格式化阅读容易使读者形成思维定势
图书市场应为读者提供多元的阅读选择
读者应理性看待媒体推送的阅读菜单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孜孜不倦
坚忍不拔
按部就班
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