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分数,每个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0,如果分子减K,分母加K,得到的新的分数约分后等于,其中K是正整数,则该类分数中分数值最小的是:
同符查找
8C75日46是2M3 17F9曰54早3K8
3
4
5
6
K 9 ○ ♀+ 9 9 ○ k
H 3 % ◎ ◎ 3 3 % h
J 7 ¤ % × 7 7 ¤ t
B 6 # # + 6 6 # b
F 5 ☆ ○ × 5 5 ☆ f
WTgg我28K
V&gg国99k
RFnn民36Y
GcDc泰28K
☆&ee安55K
假定有一个理想化的纯黑体,它能将所有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则称之为绝对黑体,它从绝对零度(单位为“K”即开尔文、0K=-273℃)开始被加热升温会由黑变为发红光、黄光、白光、蓝光。加热到N(K)时,绝对黑体发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N(K)色温;某发光物与N(K)温度下绝对黑体发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就称其色温为N(K)。
以下关于色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把红、黄划分为暖色调,白、蓝划分为冷色调是由色温而来的
一天内,肉眼看到的太阳颜色的变化是温差引起的色温变化导致的
某发光体的光谱成分与绝对黑体在2727℃时的相同,则它的色温是3000K
某灯光的色温是1000K、则与之光谱成分相同的绝对黑体温度是1000℃
甲、乙、丙三个物流公司合作完成两个仓库K和L的货物搬运任务。已知两个仓库的工作量相同,他们先在K工作2小时,完成了K工作量的75%;然后乙、丙先去L工作,甲留在K继续工作,并用3小时完成了K的剩余工作量后再去L工作,直至任务全部完成。甲在L工作的总时间为: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同符查找:s3k01c sjw380k 0rkm3i
3
2
0
1
BD5k6kDB
XA99ddAX
WQ6s8fQW
RM4j9jMR
SEe2e2ES
H有三个女儿M、Q、P,一个结婚了有一个孩子,另一个结婚了有两个孩子,第三个没有结婚也没有小孩,P是I和L的姨妈,M是N的妻子,J是L的弟弟又是K的外甥,K和N都没有兄弟姐妹,H是K的丈人。K和L的关系是:
K是L的母亲
K是L的姨妈
K是L的父亲
K是L的姨父
人体血管内的血液昼夜奔流不息。然而一旦血管出现小破口,流出的血液便会在短时间内凝固(coagulation),以阻止更多的血液流出。这种神奇的保护机制涉及一大串连锁反应,已知参与其中的物质多达数十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_______________,层层递进,经过一系列级联和放大效应最终使得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正是由于后者的出现,液态的血液才慢慢转变为胶冻状并不再流动。
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多数为蛋白质,它们在肝脏合成、降解和失活,因而肝脏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差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皮下淤血。除此之外,肝脏合成某些凝血因子还少不了一种营养素的帮助——这就是维生素K。
维生素K的促凝血作用是在1934年被一位名叫达姆(Henrik Carl Peter Dam)的丹麦科学家发现的。1929年,达姆在一项针对小鸡的实验中注意到了某种异常:当食物中长期缺乏脂类时,小鸡开始有自发出血的现象。达姆采集了鸡的血液,发现鸡血的凝固时间大大延长了。这说明脂类食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5年之后,达姆确认麻籽中富含这种止血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凝血维生素”或维生素K。
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作为谷氨酸γ羧化反应的辅因子,维生素K能够确保肝脏产生足够的正常凝血因子,继而保证凝血反应正常进行。天然维生素K(K1和K2)不溶于水,因而需要从富含脂类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中摄取。但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还有部分维生素K(K2)可经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的吸收依赖胆汁,因此当胆汁流动的管道(胆管)被结石或肿瘤阻塞时,患者常常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继而产生凝血障碍。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维生素K的合成能力不足,容易缺乏维生素K而产生出血症状。针对上述人群的出血,补充维生素K会取得很好的止血效果。
下列有关“维生素K”的说法正确的是:
只在人的肝脏合成
存在至今不足百年
血管破裂时起作用
保障凝血因子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