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635道有关“Synageles属物种Cutler 1988 蚂蚁拟态 可食用植物中文名称”的相关试题
181/635
单选题

趋同进化是遗传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不同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呈现出表型上的相似性。而趋异进化则相反,它是指同一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呈现出表型差异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趋异进化的是:

A

澳洲的袋食蚁兽与亚洲的穿山甲相比较,具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适于捕食白蚁的相似生理结构

B

鲸、海豚等和鱼类的亲缘关系很远,前者是哺乳类,后者是鱼类,但由于都在水域中生活,体形都很相似

C

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生活的鼹鼠、非洲南部的金毛鼹在分类上相距甚远,但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相似,形态也相似

D

更新世时期,冰川将一群棕熊从主群中分了出来,在北极环境下发展成与环境颜色一致、善于捕猎的白色北极熊。北极熊食肉,而其他棕熊以植物为主要食物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3.0%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8-四川-065/黑龙江乡镇-073】 展开解析
182/635
单选题

研究人员报告说,动物脑部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占总脑量的比例是物种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发现,在同物种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脑容量可能有明显差别,但脑部结构特征基本一致;而不同物种之间,结构特征就有较大差异。研究人员据此认为,脑部结构特征将有助于分辨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他们还指出,脑部结构的变化,通常标志着由进化产生了新的种群。例如,从较为原始的狐猴进化到现代的猴子;从猿进化到人,脑部的重要变化是新大脑皮层所占比例增加。
由此可以推出:

A

聪明人大脑皮层比常人发达

B

人的大脑皮层比猴子发达

C

人脑与猿脑的结构相似度大于猴脑和狐猴脑的结构相似度

D

黑猩猩和大猩猩脑结构的相似度大于黑猩猩和猴子的脑结构相似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9-联考/海南-082】 展开解析
183/635
单选题

大棚种植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以下大棚种植的增产做法,有误的是:

A

在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B

维持大棚昼夜温度相对稳定,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

C

傍晚和夜间在大棚内开灯,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D

合理密植农作物,增加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光照面积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8.2%
易错项:A
知识点:生物部分
来源 【2023-广东乡镇-084】 展开解析
184/635
单选题

地表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物种及数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必然正确的是:

xingguang

A

物种A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

B

物种B是该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

C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A到E

D

该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9.7%
易错项:C
知识点:生物部分
来源 【2018-广东-066】 展开解析
材料

毛里求斯是印度洋西南部一个火山岛国,同非洲大陆隔离。渡渡鸟是仅产于毛里求斯的巨鸟,既不能飞,又跑不快。在被人类发现仅200年后,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地杀害,成为西方工业社会以来,有史书记载的第一种被灭绝的动物。和渡渡鸟一样,大栌榄树也是岛上特有的珍贵树种,曾遍布全岛,由于木质坚硬细密,是大量出口的木材。但到1981年,只剩区区十三棵,都已到了垂暮之年,树龄高达三百岁。

1976年底至1977年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态学家斯坦尼•坦普尔到毛里求斯研究大栌榄树,发现大栌榄树与渡渡鸟之间存在多种联系。渡渡鸟喜欢在大栌榄树林中生活,渡渡鸟经过的地方,大栌榄树总是绿林繁茂、幼苗茁壮。坦普尔进行研究时,渡渡鸟大约已灭绝300年,他测定大栌榄树年轮后发现,树龄也大约是300年,也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栌榄树绝育之时。

这个巧合引起了坦普尔的兴趣,他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只渡渡鸟的遗骸,遗骸中还保留着几颗大栌榄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种子。这使坦普尔萌生了一个想法:大栌榄树的树种要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尤其是要被渡渡鸟胃中的砂囊进行软化和磨损,才能发芽。不过,这需要证明。吐绶鸡是与渡渡鸟一样不会飞的禽类。于是,坦普尔让吐绶鸡吞下10粒大栌榄树的种子。几天后,种子排出吐绶鸡体外,外边的硬壳磨掉了一层。坦普尔便把这些种子埋在苗圃里,结果有3粒种子发了芽,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境逢生。

坦普尔关于渡渡鸟与大栌榄树关系的论文发表于1977年8月26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他认为,杀光了渡渡鸟,实际上也为大栌榄树挖掘了坟墓。但是,研究人员从逻辑推论和事实上间接证伪了渡渡鸟与大栌榄树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为它们不是唯一共生共栖的关系,也否定了人杀光渡渡鸟而间接造成大栌榄树灭绝的观点。

此时,一个假说顺理成章地提出,即外来物种入侵。肇事者当然还是人类,因为大栌榄树数量减少或灭绝更可能是因为欧洲人把猪和食螃猴以及其他竞争性植物带入岛上引起的。然而,物种入侵导致大栌榄树灭绝也只是一种假说,需要事实和研究来证实。

185/635
单选题

以下哪项发现可以最有效地支持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大栌榄树灭绝的假说:

A

直接种植大栌榄树的种子,数天后就可以自然发芽

B

外来植物争夺大栌榄树的生长空间,使其种子数量减少

C

在没有外来物种入侵的地区,还有幸存的大栌榄树

D

渡渡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大栌榄树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0.0%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6-北京-068】 展开解析
材料

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1.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6%。

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油料产量2416万吨,减产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5%。

全年新增的有效灌溉面积107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6万公顷。 

186/635
单选题

2007年下列哪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幅度最大:

A

棉花

B

油料

C

糖料

D

森林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1.3%
易错项:D
知识点:基期差与和
来源 【2009-江西-116】 展开解析
187/635
单选题

紫竹∶植物学家

A

金属∶铸工

B

铁锤∶石头

C

动物∶植物    

D

蝴蝶∶昆虫学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5.6%
易错项:C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08-内蒙古-087】 展开解析
188/635
单选题

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照和降水

B

水源

C

暴雨

D

台风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1.8%
易错项:D
知识点:世界地理
来源 【2012-广东乡镇-007】 展开解析
189/635
单选题

距今3.5亿年前,地球进入了泥盆纪中晚期,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那一时期的植物体化石,由于绝大多数化石只保存了植物体的一部分。因此,他们通常利用植物茎的直径来确定植物体高度。测定的结果表明:有大量的乔本植物其高度至少达到5米,因此他们推测当时可能出现了森林。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

在一些特定的植物中,植物茎的直径与植物本身的高度存在相关性

B

只有高大乔木(高度超过4米)才具备构成森林的基本条件

C

泥盆世纪中晚期,大气中二氧化碳相对浓度的变化几乎呈直线下降

D

这些化石都是生长中的植物被原位保存下来的,能揭示出植物的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2.2%
易错项:A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88】 展开解析
190/635
单选题

如图为四种植物(甲、乙、丙、丁)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xingguang

A

B

C

D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9.6%
易错项:B
知识点:生物医学常识
来源 【2009-云南-09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