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84 亚太材料强度研究会 创始人 中国科学家”的相关试题
261/1000
单选题

我们的身体里有着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能量,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思考用人体给可穿戴设备供电的方法,中美研究团队2013年发明了依靠运动动能发电的压电纤维,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在2015年首次成功开发了能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面料,乍看起来,眼泪似乎是比汗水更不靠谱的燃料来源,但在2015年7月,犹他州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首款集成EFC隐形眼镜,能把人的眼泪转化为电力,虽然生物动力燃料电池是目前受到追捧的新型技术,但目前发明出的设备能够产生的电力还比较有限。此外,像血液供电这类获取体内化学能量的方式,带有侵入性,也存在着许多风险。未来的生物供电究竟还有哪些可能性?或许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文字,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冷眼旁观

B

暂且搁置

C

拭目以待

D

拒之门外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0.9%
易错项:B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8-海南-052】 展开解析
262/1000
单选题

近日,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未来,将可用于药物筛选或植入大脑帮助治疗脑部疾病,该碳神经支架由我国率先提出并完成材料制备。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发现,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
将下列四个句子重新排列,填入划横线处,语序正确的是:
①把体内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细小的碳纳米管中
②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四通八达的三维框架
③从而构建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造神经网络
④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3%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1-联考/山西-050】 展开解析
263/1000
单选题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过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其比重不到钢的五分之一。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是钢的7至9倍,还具有出色的耐热性、优秀的抗腐蚀性与抗辐射性。以碳为主要原料,以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等为核心的新一代复合材料是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可应用于飞机结构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火箭外壳、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但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也面临着高质量树脂基材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的有机纤维

B

碳正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先进材料

C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优于钢

D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最耐热且最坚硬的材料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4.6%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4-联考/安徽-056】 展开解析
264/1000
单选题

科幻小说大师阿瑟·克拉克说:“如果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说:‘这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阿瑟·克拉克想说的是:

A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

B

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C

未来可能远远超出想象

D

迷信权威会阻碍前进的步伐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7.3%
易错项:D
知识点:意图判断题(不要用)
来源 【2011-联考/福建-017】 展开解析
265/1000
单选题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那么人类总有一天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以下解释最符合以上警告含义的是:

A

如果从后天而不是从明天起就重视环境保护,人类的厄运就要早一天到来

B

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人类就可以在地球上永久地生存下去

C

对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要有高度的认识,并且要尽快采取行动做好环保工作

D

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人类就不至于在地球上无法生存下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8%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8-吉林乙-026】 展开解析
266/1000
单选题

对人类来说,太阳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太阳息息相关。但是,当大量的太阳活动伴随着如日冕物质抛射、质子事件发生时,就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目前,世界上对太阳大气的观测,国外太阳望远镜最多可同时实现6波段层析成像,并且仅局限于可见光波段。在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科研攻关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了7波段太阳层析成像系统。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波段最多的多波段层析成像系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太阳活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B

记录不同波段的图像以了解太阳活动的演化过程

C

如何建立精确的太阳大气模型

D

加强对太阳活动产生机理的研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4.3%
易错项:B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7-河南-025】 展开解析
267/1000
单选题

数十年以来,科学家认为发现外星生命的最重要信息是这颗行星与主恒星的距离。在太阳系中,金星距离太阳最近,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液态水无法存在。地球处于合适位置,存在着液态水和各种生命形式。然而,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仅凭借距离很难断定该行星是否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宜居行星还必须具备适当的内部温度。
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

外星生命和行星内部适宜温度的关系

B

科学家关于行星适宜距离的最新研究

C

什么样的行星能具备适当的内部温度

D

人们对行星的宜居条件存在认识误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5.9%
易错项:A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6-河南-029】 展开解析
268/1000
单选题

媒体和科学家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媒体追求的是新闻性,而科学则需要_______的方法。新闻记者们需要用通俗的标题来传达简单而新奇的内容,而科学方法则强调知识的积累、不同术语间的细微差别和对一切事物的质疑态度。然而,等到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真正到了值得用来投资或能够改变生活的时候,这些早就变成_______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系统  不刊之论

B

理性  泛泛之谈

C

简洁  齿牙余论

D

严谨  明日黄花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3.8%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时间关系
来源 【2018-山东-008】 展开解析
269/1000
单选题

随着科学界获得越来越多更加精确的数据,我们在探寻此次空前大灭绝事件背后的原因时,其得到的结果可能并不会是_______的。科学家表示,增进我们对于生命几近被毁灭的环境的了解,将会增加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准确无误        机会

B

开门见山        概率

C

直截了当        几率

D

立竿见影        可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1.5%
易错项:A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6-四川下-025】 展开解析
270/1000
单选题

德国科学家和科学政策制订者的________意识在德国科技强国之路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处于落后地位时,虚心向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学习;而当处于领先地位时,又________,克服内外压力,精益求精,从不满足,才使得德国的科研体制永葆活力,长盛不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忧患     未雨绸缪

B

责任     高瞻远瞩

C

创新     革故鼎新

D

风险     如履薄冰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4.2%
易错项:C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19-甘肃-02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