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84 亚太材料强度研究会 创始人 中国科学家”的相关试题
251/1000
单选题

为了躲避天敌和高温日晒,许多候鸟迁徙时选择夜间飞行。当必须飞越某些天然地理屏障如墨西哥湾时,它们甚至会不眠不休地连续飞行24小时。与人一样,长期缺乏睡眠会令鸟儿极度疲惫,灵活性降低,这必然导致它们在中途休息时面临更大的危险。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候鸟们自有一套聪明的解决办法。科学家观测了7只捕获到的斯文氏夜鸫,发现这种惯常夜间飞行的候鸟白天休息时并非完全放松,通常会睁着一只眼睛。而脑电波也显示,它们只有半个大脑处于标准休眠状态。
下列哪项最适合作这段文字的标题:

A

半梦半醒之间

B

斯文氏夜鸫的秘技

C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D

你的夜晚,我的白天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8.1%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北京区级-039/北京乡镇-049】 展开解析
252/1000
单选题

某研究院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一亿。人工智能虽然会取代人类的很多工作,但是有创造力和丰富情感的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比如科学、文艺、育儿、养老、教师等工作,相比较现在而言,反而会逆势上扬,成为将来的热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

处理大批数据的工作,人的判断误差能力不如机器人

B

一些著名企业的总裁陆续表示,计划使用人工智能代替运营人员

C

掌握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拥有编程的能力,能轻松编写歌曲,创造出新的绘画风格

D

智能是认知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情感则是由生物进化长期形成的,前者不可能产生后者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2.3%
易错项:B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20-四川下-076】 展开解析
253/1000
单选题

一位科学家用玻璃板把大鲨鱼和小鱼隔开,大鲨鱼欲捕食小鱼但屡屡撞到玻璃隔板;一段时间后悄悄移开隔板,大鲨鱼却不再攻击小鱼了。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

不同种族之间完全可以和谐相处

B

因循守旧者,只会一再品味失败

C

固化的经验对我们的思维影响不大

D

适应新环境,把握新机遇需要新思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8.1%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7-联考/湖南-060】 展开解析
254/1000
单选题

①海德堡大学的专家发现在动物大脑中有一个“热传感器”
②在身体发烧的时候,这种特殊的脑神经细胞中的蛋白质会释放降温信号,调节体温
③它是大脑神经细胞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被称为TRPM2蛋白质
④尽管已知大脑中被称为下丘脑的区域可能对调温起作用,但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哪些神经细胞何时起作用,以及通过何种分子信号途径来测量
⑤研究人员一直猜测是动物的大脑存在某种控温机制
⑥关于人及温血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人们之前并不清楚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⑤①③②⑥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⑥④⑤①③②

D

④⑥③⑤②①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7.8%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6-河南-015】 展开解析
255/1000
单选题

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在地球表面生存,最大的防护在于地球磁场将大量的带电粒子偏转,大量有害宇宙射线被隔绝在大气层之外。近日,科学家发现南大西洋磁场开始翻转,地球磁场正被削弱。他们经过研究认为,如果地球磁场翻转,在没有磁场保护的情况下,所有生物将会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

类地行星火星失去磁场后,其大气被太阳风完全摧毁,生命荡然无存

B

目前南大西洋异常区范围在增大,轨道卫星掠过这里时经常出现问题

C

磁场翻转时,地球生命将会暴露在无防护的地表,造成皮肤癌大爆发

D

近200年来,随着南大西洋磁场开始翻转,地球磁场已经削弱了1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9.7%
易错项:A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6-重庆下-093/政法干警-071】 展开解析
256/1000
单选题

①这种谜一样的存在被科学家称为“暗物质”
②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的暗物质比人类目前熟悉的普通物质要多5倍,其物理本质是目前国际上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
③正是瞄准了这一世界科学前沿,2011年底,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正式立项
④2015年“悟空”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使中国天文学家首次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卫星数据,改变了此前全球约200颗天文卫星均属于国外的历史
⑤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一个巨大的谜团:宇宙的绝大部分质量是人类不可见的
⑥《自然》杂志发表评论称其“开辟了中国空间科学新时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⑤②①⑥③④

B

②③⑤①⑥④

C

⑤①②③④⑥

D

②①⑤③④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4.2%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1-新疆-049】 展开解析
257/1000
单选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B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D

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0-国考-024】 展开解析
258/1000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导纤维、非晶态、新型陶瓷、碳60、钛合金、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等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不断涌现。目前已有25万种性能各异的材料问世,纳米科技正由于其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及广泛应用,正在形成一个新产业群落,推动并影响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

A

某些重要材料的出现,往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B

材料技术的发展是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C

一系列新兴产业群落如纳米科技产业群正在崛起

D

第五次技术革命是智能化革命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3.5%
易错项:C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08-山西-078】 展开解析
259/1000
单选题

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德国科学家造出“风拣技术”,令世界看到了垃圾处理的广阔未来。该技术终结了垃圾的人工分拣,让风代替人去对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进行分拣,从而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

B

科技:垃圾处理的关键

C

风力:新时代的“机器人”

D

无害化:垃圾处理的未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8.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国考地市级-059/国考副省级-058】 展开解析
260/1000
单选题

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方法,而无需借助任何空间技术。研究发现,激光能够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将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的百万分之一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原子对地球的磁性和重力领域的变化极度敏感。研究者利用这些成果,可以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研究它们的波动,从而定位其运动,并准确查明它们的所在位置。此时,其踪迹定位工作会交由一个仅有1米长的装置来完成,关键在于如何把它打造成微缩装置,以便将其安装在智能手机之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革新

B

激光在科技创新中的新用途

C

新定位系统在前沿领域的应用

D

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4%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5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