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小本第2页10~13题、第3页7~9题(共7题,预计用时16~18分钟) 2、进步本整理课上讲的题目(根据自己的错题整理) 收《1.3洛伦兹力 课后作业》这张纸和《小本》”的相关试题
511/1000
单选题


根据图例和数字表回答下题:

数字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对应的符号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字符替换
来源 【2013-江苏B-053】 展开解析
512/1000
单选题

一个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3个白球、4个红球和2个黑球,每次从袋中摸出一球不再放回。问恰好在第3次取得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A

星光公考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4.1%
易错项:B
知识点:概率问题
来源 【2018-江西法检-069】 展开解析
材料

长远以来,中国就重视文化立国,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文化的精神。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化数千年来成为中国人的思想血脉,影响了各个朝代的主流思想。“仁义礼智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很深。众所周知的如《论语》《大学》等成为数百年来包括帝王在内的治国理政者们的必读书,历史上国家治理者推行“敬天法祖”“以孝治天下”等理念和做法,都是礼治的表现。

中国历史的主流,与其说是人治,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影响下的帝王及士大夫们在治理国家。虽然经历许多次改朝换代,期间也有一些_______________的帝王,但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_______________。

在礼治之下,总体来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有法制体系以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比如有监察制度以保证官员廉洁奉公,有官员选拔制度以保证任人唯贤,等等。就监察制度来说,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严格详细的规定。对皇帝本身,也不是没有约束制度。比如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下,虽然最高命令是皇帝诏书,但诏书由中书省拟撰,后经门下省复审。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以“封驳”,也就是把皇帝命令挡回去。“封驳”在汉代已经出现,唐代“封驳”的例子屡见不鲜,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明朝来华多年的传教士利玛窦也注意到,“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对法治的推崇,屡见于古代经典。比如《管子》说“法令者,君臣之所共立也”;荀子认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些人质疑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法治,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人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时期,整个社会能按照一定规则和制度来进行治理,并实现较长时间的良性运转,至少应说是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法治特色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就认为“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连《历史的终结》一书作者弗朗西斯•福山也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

当然中国历史上的治理,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很多不完善乃至糟粕的东西,但我们不应简单以人治抹杀中国古代治理经验,从而失去了取其精华的机会。比如历史上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经验就值得借鉴。笔者也注意到,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513/1000
单选题

依次填入第2段划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

不学无术    尊崇

B

唯我独尊    遵循

C

昏庸无道    推崇

D

一言九鼎    信奉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6-北京-062】 展开解析
514/1000
单选题

期刊∶月刊∶目录页

A

房屋∶公寓∶天花板

B

庭审∶被告∶法官

C

跑车∶汽车∶发动机

D

手术∶患者∶护士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5.8%
易错项:C
知识点:逻辑关系--包含
来源 【2024-江苏C-073】 展开解析
515/1000
单选题

5,6,9,13,15,18,19,( )

A

27

B

26

C

25

D

24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0%
易错项:B
知识点:组合数列
来源 【2023-深圳-048】 展开解析
516/1000
单选题

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辆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了6分钟、10分钟、12分钟追上骑车人,现在知道快车每小时行24公里,中速车每小时行20公里,问慢车每小时行:

A

19公里

B

14公里

C

15公里

D

18公里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5.0%
易错项:D
知识点:行程问题
来源 【2010-吉林甲级-010】 展开解析
517/1000
单选题

甲乙两辆车从A地驶往120公里外的B地,甲乙两辆车的速度比为2:3,甲车于上午8点30分出发,乙车晚出发20分钟,最终乙车比甲车早到B地,那么乙车(   )时追上甲车?

A

9:00

B

9:10

C

9:30

D

9:4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7.7%
易错项:B
知识点:追及、相遇
来源 【2017-辽宁-049】 展开解析
518/1000
单选题

12,10,14,13,16,16,(   ),(   )

A

14,18

B

20,19

C

18,19

D

15,18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0.9%
易错项:B
知识点:小数数列
来源 【2009-江西-029】 展开解析
519/1000
单选题

根据(1)和(2)的变化规律,(3)与图()对应。【2012上海A037】

xingguang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5.8%
易错项:A
知识点:移动
来源 【2012上海A037】 展开解析
520/1000
单选题

根据统计结果,2006年至2016年,我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总数的12.8%,超过德国排在世界第3位;我国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得到大量引用,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5篇,占世界总数的18.0%,世界排名首次达到第3位。此外,我国8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包括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这表明,近年来我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由此可以推出:

A

近两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明显实效

B

排名靠前的高被引论文占比和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C

我国农业科学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占世界总数超过12.8%

D

近两年间发表的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总数超过2000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9%
易错项:A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8-广西-09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