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698道有关“醒媳:使中外国消除误错想馆提买思妇”的相关试题
671/698
单选题

关于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中外许多文艺家都有精辟论述。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自己愿意充当“法国社会的书记员”,“活在民族之中的大诗人,就应该总括这些民族的思,一言以蔽之,就应该成为他们的时代化身才是”,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只有那些在强大而蓬勃的思影响之下,只有能够满足时代迫切要求的文学倾向,才能得到灿烂的发展”,等等。这些都说明文艺既要反映时代的现实,又要超越时代的现实。今天,我们迎来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我们文艺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艺术理,积极响应“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号召,拿出更多艺术精品献给人民和这个伟大的时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文艺创作绝不能脱离当下时代的社会现实

B

时代需要更多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好作品

C

艺术家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文艺理论

D

文艺既要反映时代现实又要超越时代现实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3.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联考/广西-032】 展开解析
672/698
单选题

在所有电脑标志中,“@”是唯一入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建筑与设计收藏的标志。它也是网络世界最常用的符号。每个电子邮件都要用到它,在微博里通知他人,也要用到它。“@”在数字世界的使用最早是在1971年。美国技术研究公司BBN的一位程序员雷蒙德·汤姆林森当时正负责开发一个程序让计算机用户能够连接到阿帕网。他决定在电脑网络的地址中间插入这个符号,来区分“用户”和“终端”,这个做法后来被广泛采用,成了今天电子邮件地址的标准写法。因此,雷蒙德·汤姆林森也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

“@”被作为电脑符号的由来

B

“@”在网络中是最常用的符号

C

“@”入选现代艺术标志的原因

D

将“@”作为电脑符号的第一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2.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联考/福建421-027】 展开解析
673/698
单选题

20世纪30—50年代,围绕以仰韶文化彩陶为代表的中国史前文化究竟是本土起源还是从外部传入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一些外国学者根据仰韶文化陶器表面的彩绘纹饰与西亚地区史前文化的彩陶有相似之处,出“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考古学家经过近百年的发掘和研究,以大量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证明,中国史前文化虽与同时期外部文化发生过交流,但中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都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具有从一万年前发展至今的清晰的自身发展脉络。中国境内彩陶出现的年代要早于欧亚大陆,两者自成体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代表

B

考古证实中国史前文化起源于本土

C

中国史前文化与外部文化互有交流

D

中国境内彩陶出现年代比欧亚大陆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4.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青海-054】 展开解析
674/698
单选题

我和父亲感情极深,但直至他老人家临终我都没能说一句“爸爸我爱你”,不是不说而是说不出口。我二十几岁时看西方电影,见外国人搂着老父亲说“爸爸我爱你”,心中感慨万分,就决心在儿子身上试验。当儿子可以交流的时候,我就和儿子深情地说:“儿子,爸爸爱你,你得说,我爱爸爸。”不懂事的儿子就此和我共同与传统的含蓄文化抗衡,天天上演国人觉得很肉麻的一幕。这是一场文化与制度博弈的试验。10年后,试验有了结果,儿子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我把他摁在床上深情地说:“儿子,爸爸爱你!”儿子毫不犹豫地对我说:“少来这一套!”
这段文字最说明的是:

A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含蓄表达的积习

B

东方的含蓄与西方的直白是一种文化差异

C

制度与作为社会背景的文化抗衡往往徒劳

D

父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须契合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1.2%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吉林上甲-029】 展开解析
675/698
单选题

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南部,地质史上历经数次漫长的岩浆活动,形成独特的“天然矿石博物”。尤其在该岛中东部的高原山区,分布着一条条伟晶岩矿脉,出产碧玺、石榴石、水晶等多种宝石。经过仔细勘探,宝石学家在这些伟晶岩矿脉中,又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宝石,外表呈柔和的粉红色,晶体大而透明,杂质与裂纹极少,令人爱不释手。考察队回到美国后,宝石学家议以热衷矿石收藏的大银行家、此次考察的赞助商约翰·摩根命名这种宝石,摩根石由此登上了珠宝界的舞台。
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五彩斑斓的宝石

B

摩根石的诞生

C

神奇的马达加斯加

D

天然矿石博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4.7%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北京-036】 展开解析
676/698
单选题

在陈列里,有一只名为“西班牙公主”的船舶模型上雕刻着这样的文字:本船共计航海50年,其中11次遭遇冰川,有6次遭海盗抢掠,有9次与另外的船舶相撞,有21次发生故障抛锚搁浅。陈列的一面墙上,是对上千年来造船厂的所有出厂的船舶的概述:造船厂出厂的近10万只船舶当中,有6000只在大海中沉没,有9000只因为受伤严重不能再进行修复航行,有6万只船舶都遭遇过20次以上的大灾难,没有一只船从下海那一天开始没有过受伤的经历……
与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名言是:

A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B

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C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D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国考-060】 展开解析
677/698
单选题

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如让某个小球隐形,可在该小球的四周覆盖一层以同心圆形状排列的超材料,这种材料能挡住传来的一切光波,并且不发生反射或吸收现象。被挡开的波在物体的另一边再次汇合后继续沿直线传播。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也就实现了视觉隐身,简而言之,隐身衣使用的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光线或者其他的波绕过物体而不会被反弹,进而达到不可视的效果。未来,隐形衣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高作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但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实现隐形,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隐身衣能够让光线穿透自身

B

物体阻挡光波使人能够视物

C

隐身衣用于军事会引发战争

D

使用超材料能够反弹雷达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6.3%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联考/山西-008】 展开解析
678/698
单选题

不能说辱骂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但我要告诉大家,在今天的中国校园里,肯为学生着急的老师恐怕不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现有的教育机制并没有给严师供保障。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实际上把所有教学管理中的风险都转嫁给了老师,一旦老师严厉管教,学生出了问题,老师不管有理没理,总是遭遇舆论千夫所指。久而久之,很多老师也都感觉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今天的学生也真的不好“管”了。对老师有所不满,截屏上网,甚至录音录像的情况新闻里也都曝光过。你觉得严师出高徒是为学生好,学生也许的是舒舒服服躺成人生赢家。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最表达的意思是:

A

舆论环境不利于老师对学生严格管理

B

学生经常利用舆论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C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严加管理

D

当前的舆论导向过度保护学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9.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河北县级-052/河北乡镇-052】 展开解析
679/698
单选题

古籍修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无法接触到古籍,即使学习了相关知识也很难高实践能力。古籍修复虽然可以看作一门技艺,但需要文学、目录学,乃至材料、化学等理工科目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对文化水平要求较高。图书、博物等招聘单位对于古籍修复工作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通常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但是目前我国古籍修复专业的学历教育却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这就使得文博机构的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具有一些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又无用武之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古籍修复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B

招聘古籍修复人才时应轻学历、重能力

C

文博机构应为古籍修复人员供实践机会

D

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4.8%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四川上-032】 展开解析
680/698
单选题

我有很多书读,却读不进去,以致很多了解的学问,都难以了解。牟宗三先生回忆年轻时在北大读书,有一天得到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怎么可能呢?这部书一直放在书架上,我曾多次打开它,但都读不进去。有一次,我在美国作家迪拉德的《听溪者的朝圣》上,看到这个说法:《道德经》写的是“生活的艺术”。对于只有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我从来没有读通过,因此无法得出一个贯通的看法。于是,我以“如何生活”的角度去读,结果第一次读通老子,并且得出中心思,感觉非常不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找到合适的角度读书则更易读通

B

书读不通便不能了解更多的学问

C

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才能易读通

D

某些理论性较强的书应多读几遍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3.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吉林乙-02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