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这边这个做的是这个”的相关试题
891/1000
单选题

奥运盈利不只包括奥运本身的成功,还要考虑到一个国家举办奥运其他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2008年奥运会对于北京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广泛且深远的,除了与赛事最直接相关的场馆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旅游消费、体育产业等方面的巨大商机之外,更为中国和北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的巨大舞台。随着世界越来越多地了解中国、了解北京,很多潜在的商机就会浮出水面并接踵而来。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A

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可借奥运实现盈利

B

奥运会可以带动多项产业经济的发展

C

中国应该抓住奥运这个舞台展示自己

D

奥运处处是商机,北京将会空前发展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4.5%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湖南-014】 展开解析
892/1000
单选题

①1994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肖尔发现,使用量子计算机可以让大数分解变得很快
②人们能想出来的大数分解算法都有很高的复杂度,以至于人们认为也许大数分解这个计算问题本质上就很难
③不同的计算问题难度不一样,比如两个数字相乘并不难
④计算困难成为了现代密码学的基础,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
⑤计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输入,也有一个指定的输出,中间环节是计算的过程
⑥反过来,把一个大的数字分解成两个数字,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⑤④②③⑥①

B

⑤③⑥②④①

C

①④②③⑥⑤

D

①⑤②③④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8.0%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2-联考/福建-051】 展开解析
893/1000
单选题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从原始神话、宗教故事到民俗传说,都有许许多多关于“预测”的内容。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神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们也多次给出预测,其方法和神秘主义迥然不同。比如在古希腊文明早期,哲学家泰勒斯游历巴比伦,了解了日月食发生的周期性规律,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这个预测是基于巴比伦天文学家数百年的天文观测和规律总结,任何人只要努力学习研究,都可以做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次这样成功的日月食预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历史上的很多预测其实就是猜测

B

人类早期预测主要是日月食预测

C

古代科学预测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D

古今中外科学预测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3.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1-江苏B-020】 展开解析
894/1000
单选题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任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任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它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任侠精神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其原因不包括:

A

盛行的任侠风气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B

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C

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地迁徙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D

任侠精神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1.4%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6-深圳-049】 展开解析
895/1000
单选题

在“理论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商品生产(工程建设)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技术经济价值链上,传统的分工是高校的理科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科从事应用研究,企业则从事生产建设和相应的技术研究,各环节的创新活动是相对独立的,环节间的纵向协同创新较少,因而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乃至应用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这个局面能否改变,对高校而言,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如果价值定位是完成论文和科研课题,那么学校和教师就会将成果止步于学术期刊和实验室,难以产生与企业协同创新的愿望和内动力;如果价值定位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那么学校和教师就会自发产生与企业合作的内驱力。
作者最想说明的是:

A

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影响着高校和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

B

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是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

C

应该打破将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的不利局面

D

只有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科学研究才有价值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0.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天津-043】 展开解析
896/1000
单选题

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某种目的,人有时要改变文化。人如果扔掉某件工具而去获取一件新工具,那是因为他相信新工具更适用。这个变迁过程必定是一种综合体,亦即他过去的经验、他对目前形势的了解以及他对未来结果的期望。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过去实事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实事,经过记忆的选择已经起了变化;目前的形势也并不总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因为它吸引注意力的程度常受利害关系的影响;未来的结果不会总如人所期望的那样,因为它是希望和努力以外的其他许多力量的产物。所以,新工具最后也可能被证明并不适合人的目的。
如果新工具最终被证明并不适合人的目的,下列哪种原因是作者没有明确提到的:

A

所选择的工具与生产力水平不适应

B

所依据的历史经验有可能是错误的

C

对当前客观形势的认识可能不全面

D

发展过程中出现始料未及的新情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8.3%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3-河南-024】 展开解析
897/1000
单选题

迈克尔博士在酵母菌、线虫和果蝇身上试验了一种药物,能够在其他任何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延长这三种常用模型生物的寿命。其中酵母菌的寿命延长了17%,线虫和果蝇的寿命延长了10%左右,换算成人类的话大概相当于多活8年。什么药物居然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答案是布洛芬,药店里随便可以买到的止痛药。如此普通而又廉价的小药片居然还能增寿?会不会是试验误差呢?检索一下论文数据库就可以知道,这个发现不是偶然的,还有好几个实验室得出过类似的结论,只可惜类似试验尚未在人类身上做过。
下列说法和文段相符的是:

A

好几个实验室都做过和迈克尔博士一样的研究

B

事实证明布洛芬可以延长人类8年的寿命

C

布洛芬是人们普遍使用的止痛药

D

布洛芬是否能够延长人类寿命还有待研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5.9%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1-新疆兵团行政执法-049】 展开解析
898/1000
单选题

人工智能一旦变成现实,将带来截然相反的两种图景:一种是乐观的,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变成无需工作的自由发展的人;另一种则是悲观的,被剥夺了工作权利的人类将变得一文不值,成为真正的“一无所有”者。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会革命,让大多数人或者代表大多数人的组织成为使用人工智能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也许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机,但危机也意味着浴火重生的可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人工智能不论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危机

B

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社会图景并被接受

C

人工智能能够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浴火重生的希望

D

人工智能会加剧大企业对相关产业的垄断局面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6.1%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陕西-021】 展开解析
899/1000
单选题

有人说:“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此言曾引起强烈争议,很多人对于这两位先贤的可比性提出质疑:文学和绘画怎么比呢?但是从社会功能讲来,如果没有鲁迅,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会大不相同。美术终究不能像文字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并在读者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深痕。例如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插图,虽然有助于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内涵产生具象感,促进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但不能替代小说本身。齐白石的画,以独特的艺术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间的鲜活意象,也有对社会不平的尖锐讽刺,但终归不能像鲁迅的小说、杂文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文学和美术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B

美术是一种含蓄、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

C

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较美术更胜一筹

D

鲁迅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9.6%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甘肃-044】 展开解析
900/1000
单选题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

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B

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

C

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D

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0%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国考-05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