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佛来山,敬香不是主题,大多数游客至此,是来赏花的
②每年春天,围绕于佛来山山腰的梨花便千树万树了
③其道场是普贤菩萨,再加山势陡峭险峻,于是有了“与峨眉姐妹耳”
④清末,佛来山的黄皮梨就已经闻名
⑤唐时,佛来山就建庙礼佛
⑥佛来山的乡民,种梨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⑤⑥②③④①
⑤③①⑥④②
⑥①⑤②③④
①②⑥③④⑤
下列富有哲理的文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传习录》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论语》
某景区门票定价为每位游客100元。节假日按团队人数采取以下优惠办法:10人及以下的团队按照原价售票,超过10人的团队,其中10人按原价售票,超过10人部分的游客按照8折售票。某导游在10月1日带团到该景点旅游,买门票花掉2600元,则该旅游团共有游客:
15人
30人
25人
20人
下列成语与出处对应都正确的是:
无人问津——《桃花源记》 青出于蓝——《离骚》
揭竿而起——《过秦论》 老骥伏枥——《短歌行》
司马青衫——《琵琶行》 不拘一格——《己亥杂诗》
察纳雅言——《出师表》 觥筹交错——《岳阳楼记》
“天池”的最早出处大概是《庄子》,原义是指寓言中所说的海,但至少到了南北朝时,人们已开始用“天池”专指那些位于山原之上的湖泊。比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就特别提到,山西宁武县西南的管涔山上,有一处俗名祁连汨池的湖泊,因其坐落在山原之上,当地人又称其为“天池”。近代以来,随着地理视野的扩大,越来越多景致各异的天池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提到天池,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有两处,一是吉林长白山天池,另一处则是位于新疆博格达峰下的天山天池。
下列说法能在原文中得到印证的是:
《庄子》中提到的天池指的是天山天池
郦道元首先用“天池”指称山原上的湖泊
山西宁武县管涔山上的天池已经趋于干涸
“天池”现在的含义与《水经注》相一致
贾某在停车场停车,每个月前几个小时内收费的基础价格为5元/小时,之后按照基础价格的90%收费,某月贾某的停车时间为120小时,共交了545元,则按照基础价格停车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8
10
15
20
小王去超市购买便携包和小哑铃作为知识竞赛活动的奖品。这两种商品超市正在进行促销,便携包单价18元,买2送1;小哑铃单价12元,买3送1。小王按计划购买了便携包和小哑铃合计56个,共使用活动经费606元,则他购买小哑铃的数量是:
24个
25个
26个
27个
甲、乙两种笔的单价分别为7元、3元。某小学用60元钱买这两种笔作为学科竞赛一、二等奖奖品,钱恰好用完,则这两种笔最多可买的支数是:
12
13
16
18
某班级去超市采购体育用品时发现买4个篮球和2个排球共需560元,而买2个排球和4个足球则共需500元。问如果篮球、排球和足球各买1个,共需多少元:
250元
255元
260元
265元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按春夏秋冬排序准确的是: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②①④③
②③①④
③②④①
③②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