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诗句 "共到某山时 相随买花去" 出处”的相关试题
151/1000
单选题

大小猴子共35只,它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多采摘12千克。有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了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多少只:

A

18

B

20

C

22

D

24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1.6%
易错项:A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08-河北-049】 展开解析
152/1000
单选题

某餐厅设有可坐12人和可坐10人两种规格的餐桌共28张,最多可容纳332人同时就餐,问该餐厅有几张10人桌:

A

2

B

4

C

6

D

8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6.9%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6-联考/安徽-058】 展开解析
153/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与描写的景点对应正确的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徽黄山

B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杭州西湖

C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北京昆明湖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贵州黄果树瀑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6-江苏A-014】 展开解析
154/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岑参

B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杜甫

C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白居易

D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0.0%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08-宁夏-106】 展开解析
155/1000
单选题

某公交线路从起点到终点共25个站点,每天早上6点分别从起点站和终点站同时出发首班车,晚上10点开出末班车,每班车发车时间间隔10分钟。假设每辆车从一个站点行驶到下一个站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该线路至少需要配备多少辆车:

A

24

B

13

C

12

D

26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2.5%
易错项:D
知识点:行程问题
来源 【2014-广州-032】 展开解析
156/1000
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所描写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描写的是射箭

B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描写的是捉迷藏

C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的是弹琵琶

D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下象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2.7%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江苏A-011/江苏C-010/江苏B-011】 展开解析
157/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描述的情景,发生在冬季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2.2%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甘肃-012/河南-012/四川下-010】 展开解析
158/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与端午节有关的是:

A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C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8.0%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3-浙江A-014/浙江B-114/浙江C-029】 展开解析
159/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节日的是: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D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2%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8-浙江A-074/浙江B-009】 展开解析
材料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叫《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

160/1000
单选题

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A

书写文字

B

陵墓特征

C

陪葬物品

D

简册特征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14-北京-05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