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王红每隔3天上一次唐诗鉴赏班,张亮每隔5天上一次宋词鉴赏班,2024年4月1日是两人同一天学习古诗词的日子,4月里他们共有( )次同一天学习古诗词”的相关试题
811/1000
单选题

方阵训练时,教官让40名学生站成行面向自己。教官喊出某个数字后,该数字倍数的同学要向后转。第一次教官喊了数字3,喊完第二数字后,他发现面向自己的学生还有24名。教官第二喊的数字是:

A

4

B

5

C

6

D

7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3.1%
易错项:C
知识点:代入排除思想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60】 展开解析
812/1000
单选题

现在是同小区的邻居,3之后,龄的3倍少2岁,再过5龄的倍多五岁,再在此基础10龄是多少岁?

A

31

B

34

C

39

D

49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7.0%
易错项:C
知识点:年龄问题
来源 【2021-新疆-057】 展开解析
813/1000
单选题

2024421,世界首套( )图集在京正式发布。这套图集由我国科研团队绘制,主要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比例尺为1:250万。

A

高精度球地质

B

高精度探数据

C

高精度地球地质

D

嫦娥探大数据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5.7%
易错项:B
知识点:重大科学与技术成就
来源 【2025-海B-027】 展开解析
814/1000
单选题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不能把脚伸进同一条河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

③⑥⑤②④①

B

⑤①⑥③②④

C

①⑥③⑤②④

D

②④⑥③⑤①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2.9%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08-国考-011 展开解析
815/1000
单选题

个孢子(即蘑菇种子)落在铺营养土的长方形花盆(长40厘米,宽30厘米)中央,吸收土壤营养并开始生长。孢子长成蘑菇需要7,再经过3,蘑菇成熟,就会沿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方向向下喷射孢子。假设孢子接触土壤就开始生长,蘑菇的菌盖是半径为3厘米的圆盘,蘑菇高10厘米,菌柄半径为1厘米,且蘑菇不会死亡,问蘑菇长满整个花盆需要多少

A

30

B

37

C

40

D

47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6.0%
易错项:B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18-安徽-036】 展开解析
816/1000
单选题

甲、乙和丙是同一公司的同事,甲工资为8000元/,乙工资为7200元/,丙工资比3工资的平均值高400元/。问丙的工资为多少元/

A

7800

B

8000

C

8200

D

840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3%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8-浙江A-052/浙江B-062】 展开解析
817/1000
单选题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于春节的重要节,这是因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秋的习俗。古发现 “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 1 世纪后从祭、拜发展到赏,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十五在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们面对间桂,联想中桂,于是在赏、拜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中秋节形成过程

B

重视中秋节的原因

C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D

农耕文化对中秋习俗的影响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8.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甘肃-038/河南-035/四川下半-030】 展开解析
818/1000
单选题

30名学生,参加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已知该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问不及格(小于60分)的学生最多有几

A

9

B

10

C

11

D

12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4.0%
易错项:D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4-浙江A-052/浙江B-047】 展开解析
819/1000
单选题

社区组织自驾游。如果7辆车每车3,其余的每4车,那么会有6无车可乘;如果5辆车每车4,其余的每5车,则会有2辆空车。问共有多少辆车?

A

10

B

12

C

13

D

1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5%
易错项:C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8-江西法检-070】 展开解析
820/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起议论本同学申请银行助学贷款的情况。
甲:“我所有的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
乙:“如果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有申请。”
丙:“长申请了贷款。”
丁:“我没有申请贷款。”
已知四中只有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B

乙说假话,长没申请

C

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D

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6.4%
易错项:D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12-津-09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