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玉米 中文名同名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111/1000
单选题

所有志愿文学作品都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而任何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文学作品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因此,这本小说不是志愿文学作品。
上述论证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

这本小说脱离了现实生活

B

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

C

所有以志愿者为表现内容的都是志愿文学作品

D

这本小说部分内容涉及志愿者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3.8%
易错项:B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23-内蒙古-100】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2020年,H省秋粮玉米和稻谷的市场平均交易价格分别为2.34元/公斤和2.74元/公斤,分别比上年上涨28.6%和8.7%。按此价格测算,2020年全省农户种植玉米、稻谷扣除成本前的产值分别为957.1元/亩、1520.7元/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3.4%、8.9%。

112/1000
单选题

2020年,H省农民老王在承包地中种植秋粮玉米,按全省平均生产成本估算,他在种子和农药上需要花费2000元。如亦按全省平均生产成本估算,他需要花费的人工成本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

不到2000元

B

2000—2500元之间

C

2500—3000元之间

D

超过3000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1.4%
易错项:B
知识点:平均值计算
来源 【2022-国考市地-115/国考副省-125】 展开解析
材料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用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区,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用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能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亮,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着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用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在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13/1000
单选题

第一段开头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艺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就是客观存在的生活原貌
②文艺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家头脑加工的
③文艺作品融进了作家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
④文艺作品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作家思想的反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0-北京-041】 展开解析
114/1000
单选题

1880~2012年间,全球气温上升0.85℃。而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1981~2002年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均每年大幅下降4000万吨。因此,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属于以上结论必要前提的是:

A

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下降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安全

B

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对遏制全球变暖有积极影响

C

除玉米、小麦等外的其他粮食作物没有因全球变暖而增产

D

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增多是全球日益变暖的原因之一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2.8%
易错项:D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8-联考/贵州-092】 展开解析
材料

某研究调查了5000名“80前”和5000名“80后”“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图1说明的是这些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情况,如,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80前”农民工中有16.1%的人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当被问及“如果转变为非农户口需要交回承包地,是否还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时,他们中一些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图2说明的是图1中各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情况,是对图1情况的进一步调查,如,在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80后”农民工中,有51.1%的人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
图例中,“小学及以下”等是指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xingguang

图1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构

xingguang

图2各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比重

115/1000
单选题

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初中文化程度农民工,“80前”比“80后”约(        )人。

A

多60

B

少60

C

多30

D

少30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6.7%
易错项:B
知识点:现期比重计算和变形
来源 【2011-广州-088】 展开解析
116/1000
单选题

某研究小组在1984年挑选了10万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在2010年的反馈调查中,超过2.6万名志愿者已经离世。研究小组发现,经常食用诸如麦片、糙米、玉米和藜麦等粗粮的志愿者生病和死亡比例比不食用者低,尤其是患血管疾病的比例更低。研究人员认为,食用粗粮有助于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结论:

A

粗粮是运动员和减肥人士的最佳早餐

B

粗粮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老百姓的主食

C

在很多医学典籍里,有食用粗粮治病的记载

D

经常食用粗粮有助于降低罹患肥胖症的风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9.1%
易错项:A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9-四川下-079】 展开解析
材料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固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是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117/1000
单选题

作者认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是:

A

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

B

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

C

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的研究

D

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云南-035】 展开解析
118/1000
单选题

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隔。我国著名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这条路,最关键是在于这一步”,许多人明明跑了99步,结果因为面临困难而却步,事后才发现原来他距离成功只差一步。
下列选项中,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A

99步比最后一步的作用小

B

成功与否,是由那一步决定的

C

在关键时候坚持,就有可能成功

D

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步的距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8.3%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0-上海-118】 展开解析
119/1000
单选题

对后现代文化有一种概括就是:中心变成了边缘,系统变成了断裂,整体变成了碎片,深度变成了平面,价值变成了虚无。在后现代艺术中,复制取代了原创,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体,过程取代了作品。艺术形象完全变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
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对后现代文化的态度是:

A

欣然认同

B

不能接受

C

勉强接受

D

不置可否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2.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江苏A-075】 展开解析
120/1000
单选题

面对能源危机,一些国家开始寻找替代能源,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了。因此不少人认为,使用玉米生产能源,既可以消化库存的陈化粮,又发展了石油替代能源,这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政策。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上述结论:

A

目前看来,生产车用乙醇汽油将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B

乙醇汽油会对车辆的发动机等关键部件造成严重腐蚀

C

生产1吨乙醇要消耗3.5吨玉米,如此一来,每年就要消耗玉米近万吨,这将危及全国的粮食储备

D

使用玉米作为生产能源,可以适当提高玉米价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民产粮的积极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8.8%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5-联考/黑龙江-10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