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显示,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70%以上。而中国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增长快,投资率较高,消费率出现稳步下降趋势,在55%~65%的区间波动。从2001年至今,消费率一直处在60%以下。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由上述可以推断,我国的消费政策应调整为:
大力提倡超前消费,超越发达国家80%的消费指标
继续保持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促使消费水平稳步下降
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维持既有消费水平,使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后劲
金融的本质特征之一是风险管理,金融机构控风险________。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需要管理自己的风险,要对自己负责。因为,通过市场化的方案解决企业融资难未来将越发成为应对问题的主流,风险________才是市场化。这是一种挑战和约束,有利于在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树立一个正向的“市场化预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理所当然 自担
势在必行 均摊
大势所趋 防控
情有可原 规避
2022年1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1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同比多增394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2022年1月末,我国外币贷款余额9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81亿美元,同比少增269亿美元。
2022年1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236.0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多增262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4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849亿元。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1月份外币存款增加272亿美元,同比少增228亿美元。
2022年1月份,我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日均成交6.3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3%,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2.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2%。
2022年1月,我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现券、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所占三者合计的比重高于上年同期的是:
仅现券
仅现券和质押式回购
仅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
同业拆借、现券、质押式回购
2024年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二者均比上月下调25个基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LPR下调有助于增加居民的储蓄收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LPR下调有助于减轻居民的房贷压力,增强居民购房意愿
LPR下调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鼓励创新创业活动
LPR下调有助于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均与其他选手比赛一局,每局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和棋各得1分,那么以下可能是这次比赛所有选手得分的总和是:
78
67
56
89
我国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销或合并,其决定权在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总理
国家主席
国务院全体会议
目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是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有助于应对农业领域的重大风险挑战,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是国际惯例,也是许多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支柱。大力发展和运用农业保险工具,既是促进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向国际看齐、更好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实选择,也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维护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的长远需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乡村振兴需要健全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农业保险有助于“三农”工作顺利推进
农业政策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有国际视野
发展农业保险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选项
用饮用水国家标准衡量矿物质水,这对企业本身或许是好事,因为这________着它不需要执行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而在矿泉水“标准门”事件之前,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性的________没有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所以对企业产品而言,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在市面上销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意味 认知
标志 认识
预示 了解
暗示 理解
法律和道德都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社会规范,都能发挥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法律更注重以国家的外在强制力保障规则实施,主要是一种他律。道德虽然也通过社会评价等方式产生外部约束作用,但更强调自律,通过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来感染人心、凝聚共识,实现个体对于道德规范的自愿遵从。现代法治强调良法善治,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道德作用的发挥。道德为法律创制提供伦理基础,为法律的正当性提供评判标准,也为法律实施提供道义支持,对于法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良法善治的实现需要道德“保驾护航”
道德规范是现代法治精神的重要来源
法律和道德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
法治和德治互为表里、不可偏废
应该看到,大部分人选择相信他人并愿意将自身利益、诉求置于陌生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整套规范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在保护守信人、惩戒失信人。法律制度与法律约束为和谐的社会交往、互信的人际秩序提供了可以依靠、可以遵循、可以坚守的行为规范。法律是构建社会诚信的根本保障,良序的社会需要健全的法治,越是健全的法治越能为美好的社会保驾护航。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社会信任建设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
良好的社会信任需要靠法律制度来保障
多管齐下才能营造诚信友善的社会生态
信任是社会系统有序运转的重要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