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水稻 中文名同名作品 作者 1964”的相关试题
791/1000
单选题

她从原来五四新女性、学运领袖的立场,向中国传统女性回归,为了应付家务,她断笔、完完全全成为爱人和孩子的附庸。关心家庭多于社会,关心鲁迅的病体多于关心他的心灵,她倦于跟踪先生思想的发展,她甘于庸常。这在一个不断探索的思想战士看来,太遗憾了。
这能怪她吗?你自己没有责任?事务的泥沼注定要淹没思想的,难道你不知道?你为什么把一切家务全都搁在她的肩上呢?
根据上文,作者对“她”的感情不包括:

A

理解

B

责罪

C

同情

D

叹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6.8%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深圳Ⅱ-054】 展开解析
792/1000
单选题

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苏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这与如今一些人的观点何等相似。但是,正像包拯反驳范仲淹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何况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们“或缘其雅素,或牵于爱憎,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

“高考”试卷密封制度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B

人才的选拔要注重对德才的考察

C

科举考官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D

相对而言“高考”试卷密封是较合理的制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9.5%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浙江A-120/浙江B-055】 展开解析
793/1000
单选题

说到食品安全的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面对现实,人们自然而然将问题引向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这一指向当然是正确的,政府也沿着这些方向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这类治理方案的一个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作者引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

中国短时期之内无法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

相关法律及机制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C

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难度极大

D

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1.4%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江苏A-024/江苏B-035/江苏C-033】 展开解析
794/1000
单选题

根据人类学和考古学理论,农业可能并非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是在人口和环境之间关系逐渐失衡,供养人口的土地载能接近极限时的一种反映。环视我们的周围,可以发现日常食用的水产和肉食几乎绝大多数要依赖养殖。养殖并非是野生资源丰富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自然界里可供捕捞的资源日益减少,这才迫使人们用养殖的方法来保证这些资源的供应。
这段文字的作者认为:

A

大自然的资源已接近枯竭

B

土地无法承载人类的生活

C

人类未来生活离不开养殖业

D

农业生产是人类的无奈之选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4%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四川下-022/重庆下-011】 展开解析
795/1000
单选题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者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政治家是思想家的奴隶

B

狂人执政受学理的影响较小

C

既得利益的势力易被夸大

D

思想的影响力非常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浙江-035】 展开解析
796/1000
单选题

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频占据了我们的视线,从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无疑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困惑;曾经轰动全国的抢盐事件,更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冲击。很明显,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最为严重的影响,莫过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并由此引发公众的困惑和不安。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

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

B

批判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混淆了公众的视听

C

揭示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

D

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6.3%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广东(一)-041/广东(三)-031】 展开解析
797/1000
单选题

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

B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C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彰显的价值观相互对立

D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表面相反但深层相济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8%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联考/海南-046】 展开解析
798/1000
单选题

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如琴江满族村、闽安古镇、林浦村的“泰山行宫”、大埕村“九条金带”等。它们在类型和内涵上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导致一些历史记忆有湮灭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招商引资

B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物保护

C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开发与保护

D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4.9%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0-联考/河南-019】 展开解析
799/1000
单选题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人体基因组内含有2万到2.5万个基因,但至今,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只能发现一千多种疾病基因,而且都是单基因疾病。人类罹患的多基因疾病却依然是技术检测的盲区。对此,现有基因检测的结果,都采用“高”、“中”、“低”或某一百分比范围来表示个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概率,根本达不到所谓100%的准确率。另外,即便基因检测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得病的可能。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人类罹患疾病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B

现有的基因检测结果不够精细化

C

现在的基因检测有其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D

基因检测结果不能排除人类患病的可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0%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广州-022】 展开解析
800/1000
单选题

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实践已经证明,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阅读的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阅读氛围的营造。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社会成员若无自觉和习惯,全民阅读可能就只停滞于想象层面,这显然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建设。
根据文意,作者认为阅读推广最难的事是:

A

阅读服务的提升

B

阅读习惯的养成

C

阅读氛围的营造

D

阅读价值的创造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2.0%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吉林甲-04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