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极拼搏,抱成团,最后把这场比赛赢了下来。”安徽队最佳球员马晓宇说。身为齐齐哈尔人,”的相关试题
831/1000
单选题

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圆满结束,获得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荣获今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参加评选活动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达到634种,总品种数较去年增长1.28%。中国获奖图书《诗经》由刘晓翔设计,因其典雅、质朴而不失创意获得专家们的青睐。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依据的是图书的装帧设计

B

“中国最美的书”注重图书的形式之美同时兼顾图书内容

C

中国最美图书的总品种数比去年增长1.28%

D

“世界最美的书”总品种数比去年增长1.28%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4.0%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0-江苏A-005】 展开解析
832/1000
单选题

科学家最新发现被命名为“郑氏晓廷龙”的小恐龙是始祖鸟的“亲戚”,与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近。通过分析始祖鸟的形态,并对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得出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原始恐爪龙类,即始祖鸟是迅猛龙的祖先,而不是鸟类的祖先。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

A

恐爪龙类是一类与恐龙亲缘关系很近的鸟

B

恐爪龙类是一类与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

C

兽脚类恐龙的一支演化成植食性恐龙,再演化成鸟类

D

始祖鸟标本被命名后,一直被认为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鸟类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3.2%
易错项:D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4-天津-098】 展开解析
材料

降雨来源于云层,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某些成核物质后,就会很快冷凝而降落下来,所以冷暖空气相遇之处就是雨水多发的地带,这就是天气预报的基础;遇到干旱,给云层来一发干冰或碘化银炮弹,通过干冰降温或碘化银增加成核物质的手段增加降雨,也就成了最常见的人工降雨方式。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认为,除了天气变化,细菌也有很大可能控制着降雨。

故事要从50年前说起。1970年,科学家在研究雨水时,发现其中含有微量的维生素B12。他们首先考虑,雨水由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云层中除了水蒸气,还有大量来自地表的灰尘,这些灰尘可能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携带一些维生素B12上天,导致雨水中维生素B12的存在。不过在检查了云层中的灰尘后,他们发现云层中的灰尘含量与维生素B12含量并没有什么关系。云只是一团堆积的水蒸气和灰尘,在排除人类活动干扰后,这些维生素B12就只剩下一个来源——云层本身。

科学家开始猜测,可能是由于有大量微生物生活在云层中,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维生素B12。不过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他们无法确定云层中到底存在哪些微生物。

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让科学家有了彻底调查云层生态系统的能力。2017年,法国科学家在一个海拔1465米的气象站中采集到干净无污染的降水水样,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发现,水样中存在超过28000种微生物的DNA或RNA,其中细菌和古菌有22000多种,真核生物有2600多种。这些微生物中既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和藻类,也有异养细菌,它们可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光合作用生物利用云层中的水分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异养细菌则可能会以光合作用生物为食。

云层中的紫外线极其强烈,很容易杀死位于高空的微生物。新的研究发现,其实有些细菌早就发展出抵抗紧外线的能力。无论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还是通过掠食其他微生物获取,细菌们能将这些有机物分解为具有保护作用的胞外聚合物,这些物质基本由糖构成,类似一层“糖衣”,能够轻松抵御高空中的低温、干燥和紫外线破坏。芽孢杆菌就是最常见的能合成这种“糖衣”的细菌。该属包括许多种微生物,臭名昭著的炭疽杆菌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强烈,大量有机物的微小颗粒飘散到云层上,所形成的效应就是,微生物们可能躺在云层里“无所事事”,就能吃到足够的食物。很多人小时候曾经幻想天上的云朵就是棉花糖,盼望自己能飞到云层上大吃特吃,现在看来,细菌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美梦。

每个带有防护性“糖衣”的细菌都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凝聚核,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然条件下,云层中的纯水分子在低于-40℃时才会凝结;如果其中含有无机颗粒作为凝聚核,凝结温度就会变成-15℃;一旦存在细菌,水分子的凝结温度还会再次升高,有些细菌甚至能让水分子在-2℃时凝结。部分科学家相信,人类活动为微生物提供了童话般的生存环境,高空云层变得更为“宜居”,这就使得云层生态系统极度繁盛,这反过来将会引发频繁的雨雪。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增加降水本身就是云层微生物的一种生存策略。许多云层微生物是因为风力吹动而从地面直达空中的,它们会借助高空气流在空中远距离旅行一段时间,之后再通过变成凝聚核的方式,以雨水的形式重回地表,寻找新的宿主。

此外,这些微生物在享受云层中的有机物颗粒时,会将它们重新分解为二氧化碳。如此一来,原本以固体颗粒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又被微生物释放到大气中,成为日益暖化的地球上又一根新的稻草。据估算,大气中每年因此增加的二氧化碳约为100万吨,数量虽少,却会随着人类排放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增加而增加。这种暖化的结果就是:地表温度升高,蒸发加强,云层增多,云层生态系统更加繁荣。这么一想,细菌似乎成了控制地球气候的幕后黑手?

833/1000
单选题

对最后一段中“成为日益暖化的地球上又一根新的稻草”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可能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B

成为严重危害植物健康的病原体

C

成了导致地球气候恶化的罪魁祸首

D

致使地球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2.9%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国考副省级-059】 展开解析
834/1000
单选题

一天晚上,某餐厅经理被人杀死了,警察对四名嫌疑犯进行了审讯。四个人都只讲了四句话,并且都有一句是假话。
甲说:“我从来就没有去过那家餐厅;我没有杀人;我对这个案件一无所知;星期六我和丁一起在电影院度过。”
乙说:“我没有杀人;我在案发那天与丁闹翻了;我不认识甲;甲是无罪的。”
丙说:“乙是罪犯;丁和甲那天根本没有去过电影院;我是无辜的;是甲和乙一起杀了餐厅经理。”
丁说:“我没有杀人;案发那天我和甲在电影院;我以前从未见过丙;丙说甲和乙杀人的这句话是谎言。”
请问,杀人凶手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8.1%
易错项:C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8-江西法检-099】 展开解析
835/1000
单选题

某单位举行大型比赛,其中,舞台布置占总费用的星光公考,舞台布置所花费用比原来计划的少用20%,节约了3000元,问总预算是多少元:

A

25000

B

30000

C

40000

D

4500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5%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16-河南-041】 展开解析
836/1000
单选题

说“把玩学术”不大合适,显得有点_______,但如果是“沉潜把玩”呢?其实读书做学问,目的性太强,很难达到痛快淋漓、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一点,学问与游戏之道是_______的,缺乏足够的好奇心,求知欲,距离感,反而做不好。按照今日不少人的“学者”标准恐怕传统中国读书人,全都是业余性质——可那种“爱美的”读书人,自有_______之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轻浮    相近    可叹

B

轻佻    相通    可爱

C

轻慢    相似    可敬

D

轻视    相仿    可赞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6.7%
易错项:A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轻重
来源 【2010-浙江-014】 展开解析
837/1000
单选题

前来巴塞罗那“朝圣”的年轻学生终年不绝,他们与其说为凭吊中世纪名胜而来,不如说是被安东尼·高迪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所吸引。毕加索虽说出生于马加尔,但在巴塞罗那的阿吉拉宫,你可以观赏到他从8岁起按年代陈列的琳琅满目的作品。达利早年狂热地迷恋海洋,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有着白色粉墙的渔村里度过,但他超现实主义的天才之作却珍藏在这个艺术的圣地——他的诞生与安息之地。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

现代主义的作品吸引了年轻的艺术家

B

巴塞罗那是一个绘画艺术的圣殿

C

画家的作品不一定保存在他的出生地

D

年轻学生“朝圣”巴塞罗那不是为了凭吊中世纪名胜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7.4%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山西-031】 展开解析
838/1000
单选题

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________,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________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欲罢不能      沉静

B

手不释卷      沉稳

C

乐此不疲      安宁

D

爱不释手      安定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2.6%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8-浙江B-022/浙江A-087】 展开解析
839/1000
单选题

正是由于中国等亚洲国家对日本当时(麦克阿瑟统治期)比现在问题更严重的历史教科书_______,错失了_______影响的最佳时机,新一代日本人长成了,问题才更_______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熟视无睹    实行    复杂

B

沉默不语    实行    棘手

C

沉默不语    施加    棘手

D

熟视无睹    施加    复杂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8%
易错项:D
知识点:递进关系,主谓宾关系,语义关系
来源 【2012-天津-019】 展开解析
840/1000
单选题

从科学史看,理论再伟大,也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标准模型虽然即将被证实,但其依然位于微观世界,无法解释宏观世界中的万有引力。《新科学家》撰文写道:“希格斯玻色子(也称为‘上帝粒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模型之外,还有其它的粒子和力”。这意味着,尽管“上帝粒子”可能是验证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它绝对不是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最后一块拼图。

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一项是:

A

“上帝粒子”一旦得到确认,标准模型可能就此得到证实

B

即使“上帝粒子”得到确认,我们认识宇宙的任务仍未完成

C

标准模型即使得到了证实,但它也绝不会是宇宙的最终真理

D

“上帝粒子”如果不存在,说明标准模型之外还有其它粒子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3.5%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2-福建915-038/河南915联考-038/重庆915联考-03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