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更新至07集倒数第二次恋爱续篇全10集使女的故事 第六季更新至08集老公啊,你能去死吗更新至08集分手服务更新至20集千金一掷更新至21集芝加哥急救 第十季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系采集于互联网,若本站收录的”的相关试题
911/1000
单选题

如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科普方式层出不穷。浅阅读、视频直播以及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得如今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研究者认为,尽管“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是对科普传播的一种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者的观点:

A

新闻应用、微博等资讯类媒体是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的最主要渠道

B

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很难见到权威科学家的身影

C

数据表明,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获取知识

D

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7.3%
易错项:B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9-联考/安徽-087】 展开解析
912/1000
单选题

冕洞是太阳磁场的开放区域,这里的磁力线向宇宙空间扩散,大量的等离子体顺着磁力线跑出去,形成高速运动的粒子流。粒子流在冕洞底部速度为每秒16km左右,当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速度可达每秒300至400m以上。这种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流就是太阳风,当它从冕洞喷发而出后,夹带着被裹挟在其中的太阳磁场向四周迅速吹散,至少可以吹遍整个太阳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冕洞的原理

B

粒子流的形成

C

太阳风的形成

D

太阳磁场的形成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4.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湖北选调-081】 展开解析
913/1000
单选题

现有甲乙两艘船同时出发,同向行驶至某目的地。小明在甲船出发的瞬间开始从船头走向船尾,他出发时,甲、乙船头与目的地距离相等;当他走到船尾时,两船船尾与目的地距离相等。
由此推论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1)乙船比甲船长,行驶速度比甲船快;
(2)甲船比乙船短,行驶速度比乙船快;
(3)甲乙两船长度相同、行驶速度相同;
(4)乙船比甲船短,行驶速度比甲船快;
(5)甲船比乙船长,行驶速度比乙船快。

A

(1)(3)(4)

B

(1)(2)(5)

C

(3)(4)(5)

D

(1)(3)(5)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3.2%
易错项:C
知识点:其他
来源 【2017-联考/福建-104】 展开解析
914/1000
单选题

考勤主管:“你为什么迟到,不知道上班有时间规定吗?”工作人员:“我这是第一次迟到,我以前从来没有迟到过。”
下列()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类似。

A

甲:“今天天气真好,可以一起去游玩吗?”
乙:“今天的天气这么好,不适合游玩。”

B

警官:“这个东西是你偷的吧?”
嫌疑人:“我发誓我没有偷过任何东西。”

C

妈妈:“你不是喜欢吃鱼吗?为什么不多吃点?”
孩子:“我今天心情特别好,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D

丙:“昨天那个人讲得太好了,不是吗?”
丁:“是的,而且那个人还很友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1.9%
易错项:B
知识点:结构相似
来源 【2017-深圳-037】 展开解析
915/1000
单选题

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就是把一个新闻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地传播到应该接收的对象手上。传播力跟不上,新闻就失去了价值,就会成为旧闻。纸媒时代,传播手段依靠印刷来表达,依靠印刷品的物理移动形成传播,所以新闻的生产和配送是集中方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飞速发展,新闻的生产正在从集中向分散转变,新闻配送速度则以比特的方式按光速传播。这种由技术变迁引发的“传播手段”的变化,要求科技传媒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方能满足传播力的需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传媒人要满足传播力的新要求

B

如今大众对新闻舆论传播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C

互联网时代要求有更高的传播力与其相匹配

D

新闻传播速度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升级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2.7%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黑龙江公检法-043】 展开解析
916/1000
单选题

美好只是个幻影,我们总是尝试着把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一切,都据为己有。总是觉得世间万物的馈赠都是理所应当。而当现实的残酷降临在自身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上天的不公平。而我们不知不觉地发现身边总是有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不骄不躁,总是在失败中学会总结。不是不说故事的人没有故事,即使你的故事辛酸坎坷,让聆听者潸然泪下,不会在故事中汲取教训,你也永远都是一个说故事的人。站在二十年后,你是否会对今天的喟叹而唏嘘不已,对不满足如今的自己而悲伤流泪,而对这样的曾经演变成二十年后的自己万般无奈?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是:

A

与其过度期望膨胀的自己,将过错归结于上天的命运,还不如积极地面对现实,活在当下

B

抱怨会将自己与现实的遭遇撇清关系,让事实的存在变得与自己毫无瓜葛

C

美好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D

太多的苛求和心安理得只会让现实变得更加不切实际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9.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陕西-043】 展开解析
917/1000
单选题

小王从乡镇骑自行车前往县城,若他骑行速度为18千米/时,则下午5点钟到达;若他骑行速度为20千米/时,则下午4点钟到达。小王的出发时间为:

A

早上6点

B

早上7点

C

早上8点

D

中午12点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5.1%
易错项:C
知识点:行程问题-其他
来源 【2019-河南司法所-043】 展开解析
材料

①人类有五种基本的感觉功能,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有人坚持认为人类还有一种神秘的“第六感”,可以感知貌似无形的物体。好莱坞甚至还拍摄过一部同名电影,声称有人可以见到死去的人,甚至可以和他们对话,这就不靠谱了。

②不过,科学界确实有“第六感”一说,指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空间位置的感觉,科学术语称为“本体感受”。这个第六感很难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一来是因为这是关于自己身体的感觉,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二来这种感觉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需要动用全身的感觉器官来完成,不像其他五种感觉那样有专门的器官负责执行。

③从研究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生物性状,如果难以研究,那就试试去掉它,看看失去这种性状后的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天生缺乏第六感的人很难找,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学者卡斯滕·伯内曼教授却有幸找到了两位。两人都是女性,一位9岁,另一位19岁。两人最初是因为髋关节、手指、脚趾和脊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而引起医生注意的。伯内曼发现两人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包括走路不稳、四肢动作不协调等等,这说明她们很可能患上了同一种遗传疾病。

④伯内曼教授测量了两人的基因组序列,发现两人的PIEZO2基因均出现了变异,导致这一基因失去了活性。PIEZO2基因早就有人研究过,它被认为和触觉的形成有关。小鼠体内也有一个类似的基因,研究人员曾经尝试把小鼠体内的PIEZO2基因敲除掉,看看结果怎样,谁知被敲除了PIEZO2基因的小鼠竟无一例外全都死亡,研究也无法进行下去。

⑤接下来的一系列测试结果更让人震惊。两个女孩在睁眼的情况下走路虽然不太稳,但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但如果将两人的双眼蒙住,两人别说走路了,就连站都站不住,必须有人搀扶才不至于摔倒。在另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两人把手指先放在自己的鼻子尖,然后再伸出去触碰鼻尖前面不远处的物体,睁眼情况下两人都很容易完成这个动作;如果闭眼的话,正常人大都也能轻松地完成,但她们两个却完全不行,伸出去的手距离鼻尖前的物体相差极远。

⑥最后,研究人员把两个女孩的双眼蒙住,然后用手抓起两人的小臂,向上举或向下放,两位受试者居然分辨不清自己的小臂到底处于哪个位置,这说明_____。

⑦伯内曼教授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16年9月21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伯内曼认为这个PIEZO2基因就是科学界寻找已久的第六感基因。缺乏这个基因的人对于温度和刺痛的感觉都正常,但却缺乏触感,导致其对于自己身体的空间位置没有任何概念。这样的人之所以脊柱和手指等处会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发育期间身体感觉不到骨骼的正确位置,最后只能乱长了。

⑧伯内曼教授在论文中指出,人类的很多动作其实都需要第六感,比如弹钢琴、打字和驾驶汽车时的换挡动作,都不必用眼睛去看,凭感觉就知道手应该往哪里放,在哪里用力,缺乏第六感的人是做不出这些动作的。伯内曼教授认为PIEZO2基因在人类群体中还存在不同的亚型,导致不同的人对于自己身体位置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其结果就是有的人做动作时总显得非常笨拙,另外一些人却极为敏捷。这一点尤其值得广大中小学体育老师们注意,以后再遇到“笨拙”的学生不要轻易责骂,他们很可能天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918/1000
单选题

根据伯内曼的研究,缺乏第六感的人有可能轻松完成的事情是:

A

不用看琴键也能弹钢琴

B

经过练习掌握计算机盲打技术

C

和正常人一样听到窗外鸟的叫声

D

闭着眼睛将杯盖扣到手中的水杯上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2.9%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国考副省级-053】 展开解析
919/1000
单选题

对于珊瑚礁来说,海水温度的上升会导致与之共生并提供食物的藻类的大量丧失,从而导致珊瑚礁“白化”甚至死亡。更糟糕的是,由于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水酸化严重,珊瑚礁的生长进一步减缓。健康的珊瑚礁是25%以上的海洋生物的家园,并且可以保护海岸线免受风暴和侵蚀,还可以为当地社区提供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比如旅游业)。虽然珊瑚礁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具有较快的恢复能力,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进程下,珊瑚礁的总体数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世界上25%至5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破坏,如果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100年,所有海域内的珊瑚礁都将死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引发海洋热浪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

B

海水温度上升将严重威胁所有海洋生物的生存

C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护珊瑚礁已经刻不容缓

D

珊瑚礁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大影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5.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浙江-049】 展开解析
920/1000
单选题

有两堆材料需要搬运。工人先搬了第一堆材料的一半,然后分出星光公考的人手去搬第二堆材料,其余工人继续搬第一堆。当第二堆材料刚好搬完时,第一堆材料还剩下10%没搬。则第二堆材料的数量比第一堆少:

A

40%

B

50%

C

55%

D

60%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8.1%
易错项:C
知识点:不定方程问题(不要用),工程问题
来源 【2013-广东(一)-01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