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时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的相关试题
191/1000
单选题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_______,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3%~5%。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制约

B

限制

C

原因

D

不足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8.1%
易错项:B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0-广东-041/深圳-036】 展开解析
192/1000
单选题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2007年10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
由此推断不出的是:

A

今后更多的人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

B

今后更多的人将会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

C

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

D

发现人类基因组集合体差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8.9%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8-山东-087】 展开解析
193/1000
单选题

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在减贫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对于如何解决贫困这个艰巨而宏观的世界性课题,他们将其分解为较小、更易于管理的问题,从细节入手,从而交出了一份更具可操作性的答卷。他们的实践表明,这些小而精确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干预性实验来获得精准的答案,从而做到有效减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通过田野实验方法验证具体减贫政策的效果,从而发现有效地克服贫困状态的相关政策,这种研究路径正是发展经济学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前沿研究方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三位经济学家获奖原因分析

B

通过田野实验方法能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

C

宏观性世界问题需要用干预性实验来进行验证

D

宏观性经济问题可通过精细的干预性实验探讨研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1.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辽宁-042】 展开解析
194/1000
单选题

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部,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知:

A

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

B

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C

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

D

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1.0%
易错项:C
知识点:复言命题
来源 【2013-国考-115】 展开解析
195/1000
单选题

动物外壳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历史中的革新事件,对塑造身体构型、保护脆弱软体以及实现生态扩张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断生长的壳体也会阻碍动物运动、消耗更多能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些带壳动物演化出一种特殊的生存策略——断壳,即通过分泌隔板及溶壳物质断掉壳顶部分,但它何时起源又如何演化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在云南玉案山组碳酸岩夹层中,发现了一类距今5.18亿年前的新型软舌螺动物——断壳桶螺,他们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首次复原了其完整的断壳过程,为揭示动物断壳行为的起源与演化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古生物学》上。
关于断壳桶螺的研究,文中没有提及:

A

技术手段

B

文献依据

C

重要价值

D

成果形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9%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四川下-033】 展开解析
196/1000
单选题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讲话时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强调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出自:

A

《道德经》

B

《孟子》

C

《潜夫论》

D

《论语》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5.0%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河北县级-001/河北乡镇-001】 展开解析
197/1000
单选题

生物灾害:指在处理微生物病原体或者包含微生物病原体的材料以及被其感染的个体时造成的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或者伤害。
下列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A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普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在经历结构变异后,变得更难治疗,或成为超级病菌,仅欧洲每年就有2万多人被感染,参与救治的多名医生被击倒

B

在自然界中,人类与各种动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灾难就会接踵而至。某地鸟、蛇被大量捕杀,结果招致老鼠泛滥成灾

C

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滇池、太湖等地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

D

由于干旱,蝗灾开始泛滥,大片芦苇叶被蝗虫吃得精光,尚未长出翅膀的成群蝗虫正向附近的草滩和农田逼近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6.9%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3-江苏A-075/江苏B-135】 展开解析
198/1000
单选题

目前,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_______是生物技术。在焦化废水组成中各种成分均会对生物处理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有些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相反,有些成为生物的_______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基础    还原

B

中心    催化

C

本质    激活

D

核心    抑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3.3%
易错项:B
知识点:转折关系,轻重
来源 【2014-重庆下-026】 展开解析
199/1000
单选题

三叠纪末期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喷发造成的火山冬天导致大量陆地生物灭绝,恐龙却避过了这一灾难,并于三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后迅速占据生态主位。恐龙为什么能在生物灭绝的天灾中得以生存,并于灾后蓬勃发展?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是地球历史上典型的温室时期,地球两极不存在冰川,森林覆盖到达潘吉亚大陆的南北两极。研究人员在潘吉亚大陆的北极地区准噶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湖沼相泥岩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恐龙脚印化石,据此认为早已适应极地寒冷的气候是恐龙崛起的主要原因。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条件?

A

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恐龙生活于极地地区

B

大灭绝事件后恐龙体积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迅速扩张

C

即使两极无冰川的温室地球时期,极地也存在季节性的结冰

D

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大多是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恐龙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5.1%
易错项:A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23-浙江A-109/浙江B-084/浙江C-114】 展开解析
200/1000
单选题

学生∶学霸∶学习

A

军人∶军官∶卫国

B

房奴∶孩奴∶还贷

C

白领∶金领∶管理

D

女士∶护士∶护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7.9%
易错项:C
知识点:逻辑关系--包含,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17-江苏C-07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