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时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的相关试题
201/1000
单选题

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淀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

B

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C

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D

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4.5%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64】 展开解析
202/1000
单选题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_______,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3%~5%。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制约

B

限制

C

原因

D

不足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6.1%
易错项:B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0-广东-041/深圳-036】 展开解析
203/1000
单选题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及工具,把语言作为变量,不仅研究语言本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语言对个体的作用机理和传导机制等内容,而且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语言教育、翻译等语言产业的发展及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根据上文意思,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A

语言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不同语言的产生和演化

B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语言、语言政策及其演变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C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使语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D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语言经济学将有效促进语言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跨学科互动,对推动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3.3%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上海A-017/上海B-016】 展开解析
204/1000
单选题

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在减贫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对于如何解决贫困这个艰巨而宏观的世界性课题,他们将其分解为较小、更易于管理的问题,从细节入手,从而交出了一份更具可操作性的答卷。他们的实践表明,这些小而精确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干预性实验来获得精准的答案,从而做到有效减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通过田野实验方法验证具体减贫政策的效果,从而发现有效地克服贫困状态的相关政策,这种研究路径正是发展经济学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前沿研究方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三位经济学家获奖原因分析

B

通过田野实验方法能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

C

宏观性世界问题需要用干预性实验来进行验证

D

宏观性经济问题可通过精细的干预性实验探讨研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1.9%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辽宁-042】 展开解析
205/1000
单选题

教∶学∶教学

A

买∶卖∶买卖

B

好∶坏∶好坏

C

正∶大∶正大

D

阴∶暗∶阴暗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5.6%
易错项:D
知识点:多重规律
来源 【2016-国考地市-095/国考副省-100】 展开解析
206/1000
单选题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2007年10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
由此推断不出的是:

A

今后更多的人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

B

今后更多的人将会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

C

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

D

发现人类基因组集合体差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8.9%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8-山东-087】 展开解析
207/1000
单选题

对孩子来说,没有哪种_______比同龄人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更能引起心灵的共鸣。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方法

B

方式

C

形式

D

行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7.5%
易错项:B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08-内蒙古-019】 展开解析
208/1000
单选题

在不同的时期,约有7000种植物和几百种动物被人类当作食物。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此外,随着森林、田野中物种的丧失可能导致某些病原体的增加,而这些病原体是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它们在人类受到感染之前,代人类承担了很多疾病的侵袭。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

特有物种能够缓冲传染病的传播

B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影响人类健康

C

物种的丧失危及人类食品的安全

D

物种多样性与疾病感染关系微妙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联考/安徽-036】 展开解析
209/1000
单选题

动物外壳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历史中的革新事件,对塑造身体构型、保护脆弱软体以及实现生态扩张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断生长的壳体也会阻碍动物运动、消耗更多能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些带壳动物演化出一种特殊的生存策略——断壳,即通过分泌隔板及溶壳物质断掉壳顶部分,但它何时起源又如何演化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在云南玉案山组碳酸岩夹层中,发现了一类距今5.18亿年前的新型软舌螺动物——断壳桶螺,他们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首次复原了其完整的断壳过程,为揭示动物断壳行为的起源与演化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古生物学》上。
关于断壳桶螺的研究,文中没有提及:

A

技术手段

B

文献依据

C

重要价值

D

成果形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9%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四川下-033】 展开解析
210/1000
单选题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讲话时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强调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出自:

A

《道德经》

B

《孟子》

C

《潜夫论》

D

《论语》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5.0%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河北县级-001/河北乡镇-00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