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军事中,战略威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略威慑的实力,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两个部分组成,要确保这两支力量正常运转和发展,除了国民经济动员外,还需要一种无形力量的支持。这正是信息化战争中,新闻舆论战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因为没有媒体的宣传,别人就不可能全面感受到你的“强大”,其威慑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都是借助媒体挥舞“威慑大棒”,战前就发动大规模的舆论攻势,使对方先失一局。可见,通过舆论战抢占话语权,先发制敌,形成对己有利的战争环境,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新闻舆论战对战略威慑至关重要
舆论战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
大规模舆论攻势成为现代战争的前哨战
媒体宣传是联结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的纽带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新跨越。下列属于实现了战略高技术新跨越的成就是: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功问世
“慧眼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
反向社会化是一种文化反哺现象,指的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使得前辈掌握新技能、新理念,或者改变原有生活习惯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构成反向社会化的是:
在小李反复介绍“断舍离”的理念后,父母终于开始整理丢弃长久不用的物品
小王教会母亲使用微信以后,母亲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和老友进行沟通
小张教会姥姥电子支付以后,老人终于可以不带现金出门了
小赵送给父亲的65岁生日礼物是一次为期20天的新疆游
技术革命究竟会不会加重失业,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从一些统计数字中人们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尽管美国过去多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方面投入巨资,但它目前的失业率(约为5.5%)并不比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失业率高,而在西欧失业率则为11%,那里对计算机的投资一直少于美国。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
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信息技术需要更快地发展
信息技术不会导致失业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会加重失业
20世纪30年代,图灵提出计算机能够思维的观点,主张凡是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就能够思维。所谓“图灵测试”,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判断与之对话的隐藏主体是人还是机器,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机器也能思维。“图灵测试”能否判断机器的思维,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思维定义为计算过程,那么计算机当然能够思维。这就是著名的“计算机隐喻”,即人是计算机,思维就是计算——这是计算表征主义的核心思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取决于如何定义计算机
取决于思维的活动过程
取决于计算机的功能配备
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思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内在贯通、相互成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构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根本遵循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1919年___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陈独秀
毛泽东
李大钊
周恩来
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是实现技术、产品和服务输出的最有效方式。但必须看到,标准竞争仍是核心技术硬实力的体现,美、日、欧等标准有其历史优势,在市场上已形成体系优势,我国标准制定和输出想要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还需要不断努力:一方面,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成果的转化欠缺动力;另一方面,技术之外的配套工作也有待持续完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中国标准走向全世界仍然任重道远
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中国标准与现行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核心技术硬实力不足阻碍了中国标准的输出
按照通常的定义,1天有86400秒,但是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并不等于这个数字。从20世纪70年代有记录以来,地球的自转都偏慢,导致每一天的时间会略长于86400秒。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觉察不到这种毫秒级的变化,而且地球自转偏慢积累的效应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会变得明显,但对于现代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而言,其运行的稳定却严格地依赖于与太阳时保持一致。因此,当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偏慢带来的影响后,他们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时钟进行调整,以保持这种协调关系。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地球自转偏慢现象会带来什么影响
科学家选用什么工具进行时间校准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否存在规律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时间标准有哪些
该企业中,什么文化程度的员工所占比例最大:
大学
大专
高中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