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旧庄聚落 云林县 乡道 东南转向 云13-1线起点”的相关试题
371/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三名学生参加一次考试,试题一共十道,每道题都是判断题,每题10分,判断正确得10分,判断错误得零分,满分100分。他们的答题情况如下:

考试成绩公布后,三个人都是70分,由此可以推出,1-10题的正确答案是: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9.6%
易错项:C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08-国考-090】 展开解析
372/1000
单选题

企业销售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机械,单价分别为33万元、17万元和13万元。某月三种设备共销售53台,甲设备的销量是丙设备的3倍,且乙设备的销售额比甲、丙设备的销售额之和高1万元,问当月丙设备的销售额比乙设备少多少万元?

A

385

B

415

C

466

D

496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5.3%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22-四川上-049】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xingguang

373/1000
单选题

2013年第一季度,该市电影院线平均每场电影的票房收入约为多少元:

A

1170

B

1370

C

1570

D

177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1.6%
易错项:C
知识点:平均值计算
来源 【2014-国考-127】 展开解析
374/1000
单选题

在下表中,小方格中的字母均为整数。若各行之和、各列之和、各对角线之和均相等,则a的值为:

xingguang

A

17

B

18

C

19

D

20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4.1%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23-江苏A-065】 展开解析
375/1000
单选题

老王和老李沿着小公园的环形小路散步,两人同时出发,当老王走到一半路程时,老李走了100米;当老王回到起点时,老李走了5/6的路程。问环形小路总长多少米:

A

200

B

240

C

250

D

30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6.9%
易错项:D
知识点:普通行程
来源 【2017-河南-033】 展开解析
376/1000
单选题

“过渡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过渡理由”效应的是:

A

由于受到舆论的压力才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舆论压力一旦失去,他的行为也会自然地超出道德的范围

B

某研究所研究员小张干一行爱一行,刻苦钻研业务,将研究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所在,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

处于管理岗位的人会发现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员工保持高涨的热情,但是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一旦失去外在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员工的需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如从前

D

一位老人把附近吵闹的孩子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即不再给予报酬,结果,孩子们对大声吵闹失去了兴趣,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09-吉林甲-043/吉林乙-043】 展开解析
377/1000
单选题

现代逻辑是以19世纪中期出现的数理逻辑为起点的,它使用特别符号和形式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演绎推理及逻辑规律,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直接延续和_______。
填入划横线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延伸

B

变革

C

发展

D

变化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5%
易错项:A
知识点:并列关系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28】 展开解析
378/1000
单选题

诗源于情感,但应该超越一般的情感。超越,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本身就包含了情感元素。诗是文字的最高形式,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情感抒发和情绪宣泄,诗应该有更高的使命,那就是“言志”。所以,“缘情”是诗之基础,“言志”才是诗之超越,或者说诗之要求、诗之标准。“道始于情”“道生于情”,精神的源头其实是情感。情感不加控制,就流于欲望本能;情感经过疏导,就可能上升为“道”或者“理”,并可能最终转化为精神。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情感元素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B

诗的创作必须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

C

诗“言志”才能成为精神的传道者和弘扬者

D

诗歌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情感宣泄与欲望表达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0.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5-四川-041/四川选调-041】 展开解析
379/1000
单选题

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

B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C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彰显的价值观相互对立

D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表面相反但深层相济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7%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联考/海南-046】 展开解析
380/1000
单选题

①虽然在诸多布衣之士那里,把功成身退视为理想的结局,但无可否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亦有渴望乃至留恋荣华富贵的虚荣感和现世享受的功利观念。
②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出而为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行他们理想中的道,而荣华富贵是附着于上的次生品。
③渴望遇合,达则兼济天下,救国难,解民困,建不朽之功、永世之业,这是布衣之士共同的理想目标。
④乐道安贫是布衣之士在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可贵的精神气节。
⑤然而,在荣华富贵与道之间,布衣之士首先选择的还是道。
⑥当其与道不违时,他们可以而且也乐于接受;反之,就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它。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④②⑥⑤

B

③②⑤④⑥①

C

④①⑤⑥②③

D

④③①⑤②⑥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8%
易错项:C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2-浙江-02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