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沿电车线路匀速行走,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每4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来。假设两个起点站的发车间隔是相同的,求这个发车间隔: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3日13时许,成都航空一架ARJ21飞机平稳降落在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机场。成都至上饶航线的开通,标志着ARJ21国产飞机正式执飞首条国内支线航线,对国产飞机的商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报道标题的是:
ARJ21首飞国内支线航线
成都至上饶航线正式开通
国产飞机发展势态良好
ARJ21飞机助力三清山
《管子》是我国最早论述宏观经济学思想的著作之一,《管子·国蓄》有云:“据有余而制不足”,认为应以国家的“有余”来控制民间的“不足”,其强调的是:
共同富裕
供需平衡
国家调控
社会效率
当读到基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很多人相信基因的决定性力量,是你的DNA告诉你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做什么事情。但事实上,基因从来不单独起作用,而是必须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才能起到作用。没有任何一种物种像人类这样处于多样化的环境中,这也说明了没有一种物种能像人类这样跳出基因决定论的限制。所以,智商并没有限制我们能力的极限,相反,它是我们的起点。只不过有些人的起点确实比其他人更高而已。
关于基因与人的能力,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能力
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极限
基因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的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流动都是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不断聚集,城市的“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入。不过,如今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正在悄然改变,人才逐渐“下沉”的迹象日益明显。如果说过去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是为追求更高收入、更好发展前景,那么现在二三线城市在这些方面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相应的人才流动多元化也开始出现。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城市“扩散效应”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线城市避免人才流出的举措
人才“下沉”出现的具体原因
城市“聚集效应”出现的背景条件
按从小到大顺序,2008年单位GDP电耗下降最快的省辖市,其2007年单位GDP电耗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排:
第十一位
第八位
第七位
第五位
把12棵同样的松树和6棵同样的柏树种植在道路两侧,每侧种植9棵,要求每侧的柏树数量相等且不相邻,且道路起点和终点处两侧种植的都必须是松树。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种植方法:
36
50
100
400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渭北”所指区域大体位于黄土高原
“俊逸鲍参军”中的“参军”是官名
“江东”地区在古代也被称为“江左”
诗中的“白”生活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之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当人们吸入臭氧之后,臭氧就会因为其强氧化作用而使呼吸道产生烧灼感,造成呼吸系统充血或发炎,儿童、老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受到臭氧的伤害尤为严重。据专家统计,在欧洲,臭氧污染导致欧洲人的死亡率增加了2%-12%。
由此可以推知:
臭氧污染目前在欧洲最为严重
低浓度的臭氧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臭氧的强氧化作用是其对人有害的原因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对臭氧污染最为敏感
祖父今年65岁,3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15岁、13岁与9岁,问多少年后3个孙子的年龄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龄:
23
14
2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