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1964 文学作品 作者”的相关试题
191/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最初是配乐的歌词

B

《庄子》中记载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神话

C

《楚辞》由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编撰而成

D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4.6%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黑龙江公检法-011】 展开解析
192/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天文学说法错误的是:

A

银河系里存在大量恒星

B

就整个地球而言,日环食发生次数少于日全食

C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大部分水汽

D

大批流星群闯入大气层造成的电离效应可能使远距离电讯异常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8.3%
易错项:C
知识点:生活中的其他常识
来源 【2020-新疆-022】 展开解析
193/1000
单选题

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楚辞》以屈原的诗歌为主

B

《琵琶行》是杜甫的作品

C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D

《儒林外史》反映的是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3-山东-043】 展开解析
194/1000
单选题

大众娱乐最需要的是一种浪漫化或庸俗浪漫化的激情,作者和读者都有强烈的自我代入欲望,所以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总是容貌出众、本领超群、所向无敌、极其多情,不停地拯救弱者,敌人和女人是最有戏剧性和冲击力的欲望对象。当这类娱乐英雄承担宣教任务的时候,总能让乏味的意识形态宣传变得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脍炙人口

B

惹人耳目

C

引人入胜

D

出神入化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3%
易错项:A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13-陕西-046】 展开解析
195/1000
单选题

依次填写在甲乙丙三处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刚参加工作,_______甲_______后来回想起来,自己也常常惊讶于那时候的大胆:_______乙_______却居然敢放言高论,_______丙_______
甲:①我为了赶任务开始写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②我开始写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为了赶任务,
乙:①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很低的那时的我,②我那时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很低,
丙:①真是大胆的事。②岂非大胆?

A

甲①乙①丙②

B

甲①乙②丙②

C

甲②乙①丙①

D

甲②乙①丙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0.0%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19-青海A-054】 展开解析
196/1000
单选题

按照粮食供给量计算,2011年我国粮食自给率虽然降至90%,但是进口的主要是大豆而不是谷物,主要谷物品种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仍超过98%。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我国粮食自给率仍然很高

B

我国需大量增加谷物品种的进口量

C

我国大豆供给主要依赖于进口

D

我国需要扩大谷物品种的出口量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9.5%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广东乡镇-067】 展开解析
197/1000
单选题

下列作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A

《辛德勒名单》

B

《静静的顿河》

C

《智取威虎山》

D

《战争与和平》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7.8%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6-国考地市-008/国考副省-008】 展开解析
198/1000
单选题

凡尔赛文学:指在各种公开场合用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手法,故作低调,实则自我炫耀的说话方式。
下列属于凡尔赛文学的是:

A

邻居家的电脑出了故障,打来电话求助。李先生告诉他:“我对电脑真是一窍不通,平时出了问题,都是秘书帮着解决的,我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

B

刘先生经常向别人讲述:“我一点也不擅长写作,去年随手把高中时写的一篇小说投到网络平台,没想到点击量超百万,到现在我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C

朋友们很羡慕郑先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他多次解释原因:小时候家里很穷,晚上经常一碗稀粥就权当晚餐,为了不挨饿,只好早睡早起,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D

小张向参加聚会的高中同学说:“我家住在小山脚下,附近没有几户人家,周围很幽静,有时会有松鼠闯进后院,只是离市中心有点远,交通不太方便”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9.6%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1-江苏A-115/江苏B-112】 展开解析
材料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他当时只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领域。比“钱学森之问”更为具体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性思维首先来源于知识,这似乎没有争议。不过,对知识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我们说的知识通常指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知识也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跨界知识。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________________”。他还说过,“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中,这些知识以外的因素通常不受重视。知识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比较简单,通常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而增多,但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则更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难怪爱因斯坦感叹过,“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些分析是对的,那么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二个回答是: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创新的动机有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短期功利主义、长期功利主义和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每一个后者都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能够在短期带来奖励。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源于一种内在动力,源自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渴望,一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激情,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回报和社会的奖赏。现实情况是,具备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具备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但具备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寥寥无几了。然而,科学和社会的殿堂中如果没有他们,就不成其为殿堂。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性人才,除了知识结构问题和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样的价值观很难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199/1000
单选题

根据作者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作者所赞成的价值取向:

A

清静寡欲,随遇而安

B

不追求功利的自我实现

C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D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7.5%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北京区级-065】 展开解析
200/1000
单选题

下列文学形象与其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A

冉·阿让——视财如命的吝啬鬼

B

堂·吉诃德——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C

套中人“别里科夫”——封闭保守、害怕新事物的人

D

叶甫盖尼·奥涅金——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2.2%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新疆兵团-020/重庆下-017/黑龙江政法干警-01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