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891/1000
单选题

有的人没有“专业性”观念,欣赏全才、通才,不重视乃至鄙视专业人才,以为只要悟“道”,就可以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什么领域都可以去坐而论道。这种观念在部分当代人文学者中仍然存在,科学家在他们眼中只是些关注细枝末节的技术员,不如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哲学思想后,可以站得高看得远,乃至以科学导师自居,可以为科学的发展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触类旁通  运筹帷幄

B

融会贯通  指点迷津

C

以微知著  建言献策

D

举一反三  出谋划策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0.4%
易错项:D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9-联考/福建-026】 展开解析
892/1000
单选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美国天文学家正式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两颗小行星,与人类已知的其他行星相比,这两颗新行星与地球有更多共同点,如它们都是球形的,都围绕某个恒星运转,它们的表面由岩石或者冰层构成。既然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因此,这两颗行星也可能有生物存在。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A

地球和这两颗行星的大小不同

B

这两颗行星上没有能生成有机物的物质存在

C

地球和这两颗行星生成的时间不同

D

这两颗星星距地球很远,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8.3%
易错项:D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09-吉林甲级-061】 展开解析
893/1000
单选题

一部作品要变成文化产品,固然需要编辑或编导的“精雕细刻”,同时也需要相应的设备辅助完成,印刷辅助需要设备,广播影视业需要设备,即使舞台艺术表演也需要乐器、舞台机械、灯光照明和音响设备。这是国民经济体系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文化产业因此而诞生一个新类别,即文化装备制造。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文化装备制造的内涵

B

文化装备制造的由来

C

文化产品所需的设备

D

文化装备的概念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2.3%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江西法检-029】 展开解析
894/1000
单选题

隋代书法作为南北朝书法向初唐书法变迁的转折点,对初唐书法的发展起到先导和定向的作用。从总体上看,隋代书法逐步放弃了北朝书法那种欹侧之势和大刀阔斧的用笔,吸取了南朝书风的圆润温和特征,形成了独特的“隋楷”样式。虽然它历时短暂,流传作品稀少,但却个性鲜明,成为今天了解楷书风格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样本。
对这段文字的大意概括最恰当的是:

A

楷书是隋代书法最突出的成就类型

B

初唐书法的发展直接受隋代书法影响

C

隋代书法在书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D

隋代以后圆润温和成为书法的鲜明特点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9.6%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浙江A-046/浙江B-106】 展开解析
895/1000
单选题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从原始神话、宗教故事到民俗传说,都有许许多多关于“预测”的内容。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神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们也多次给出预测,其方法和神秘主义迥然不同。比如在古希腊文明早期,哲学家泰勒斯游历巴比伦,了解了日月食发生的周期性规律,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这个预测是基于巴比伦天文学家数百年的天文观测和规律总结,任何人只要努力学习研究,都可以做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次这样成功的日月食预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历史上的很多预测其实就是猜测

B

人类早期预测主要是日月食预测

C

古代科学预测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D

古今中外科学预测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3.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1-江苏B-020】 展开解析
896/1000
单选题

除了创制艳丽的极光之外,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还可能严重损害地球上的重要设施设备。1859年发生的“卡灵顿事件”是有记载的最大一次太阳风暴,当时的极光在全球2/3地区上空均可见,全球电报网络瘫痪,指南针乱转。今天,同等规模的太阳风暴仍有可能严重影响卫星导航、通信服务和供电网络,而现代社会的运转显然离不开这些设备。然而,哪怕是现在最先进的设备——美国宇航局的“先进集成探索者号”飞行器,也只能提前30—60分钟预警即将发生的强太阳风暴。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作者的态度是:

A

对强太阳风暴的损害相当恐惧

B

对强太阳风暴的损害非常担忧

C

对强太阳风暴的预警很有信心

D

对强太阳风暴的预警十分失望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4.7%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重庆下-055】 展开解析
897/1000
单选题

1994年初,经中国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共同合作,地处藏东南的深5382米、长496公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确认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前不久,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是20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还有院士强调,如果说中国出土的秦兵马俑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见证,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则是新发现的大自然中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第一奇观。
这段话主要谈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A

自然景色

B

研究价值

C

形成的原因

D

发现与确认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5.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内蒙古-042】 展开解析
898/1000
单选题

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回“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退维谷    才短思涩

B

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C

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D

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9.4%
易错项:B
知识点:并列关系
来源 【2013-国考-031】 展开解析
899/1000
单选题

远在异国他乡的国家大剧院、鸟巢以及央视大楼的设计者们,在对中国所知无多的情况下开始工作,令他们获得灵感的,既不是中国政府的规划意愿,也远非中国传统文化。这两者始终没有成为他们想象力和审美价值的来源,没有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这些设计者对中国了解较少

B

这些设计者拥有创作自由

C

这些建筑不能体现中国文化

D

这些建筑的审美价值奇特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5.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0-江苏A-006】 展开解析
900/1000
单选题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而剧本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于编剧的水平和创作态度。在目前的文艺创作生态中,相较于导演、演员,编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某种程度上打击了编剧创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其创造性的发挥。另外,也有一些编剧缺乏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自甘沦为“剪刀糨糊手”,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扰乱了文艺创作环境,拉低了文艺作品的品位。
上文是一篇文章的编者按,由此推测,编者选登的文章主要谈论的是:

A

编剧的职业精神

B

剧本的重要性

C

文艺创作的生态环境

D

编剧地位的提高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9.8%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上海A-01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