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711/1000
单选题

某书店打折区有文学类书10种,理科类书5种,法律类书3种。三类书的打折价格分别统一为10元、20元和30元。小明身上有30元,他打算全部用来买书,且同一种书不重复购买。问可以有多少种选择:

A

150

B

162

C

167

D

173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8.3%
易错项:B
知识点:排列组合
来源 【2014-青海-061】 展开解析
712/1000
单选题

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名声大噪

B

享誉中外

C

声名鹊起

D

如日中天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3.9%
易错项:A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10-国考-004】 展开解析
713/1000
单选题

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_____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个发展缺乏一种_______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源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矛盾    独立

B

始终    超越

C

冲突    规划

D

伴随    方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7.6%
易错项:C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09-国考-041】 展开解析
714/1000
单选题

综观20世纪西方绘画史,各种时髦的“主义”_________,而柯尔内留·巴巴作为一名传统油画艺术的捍卫者,却在西方画坛_______。他的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注重概括和提炼,画面效果深重浑厚,_________,又不失深刻的象征寓意和文化旨归,给观者一种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触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层出不穷      独树一帜        大气磅礴

B

大行其道      崭露头角        栩栩如生

C

浮光掠影      独领风骚        精美绝伦

D

铺天盖地      另辟蹊径        妙趣横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3.3%
易错项:B
知识点:转折关系,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33】 展开解析
715/1000
单选题

在所有文学形式中,传奇是最接近如愿以偿的梦幻的。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从社会的角度看,传奇起到一种奇妙又矛盾的作用。在每个时代,社会的统治阶级或知识界的权威阶层总是用某种传奇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愿望,而通常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更容易唤起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传奇故事能满足人们虚幻的愿望

B

英雄传奇故事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C

统治阶级和知识精英都喜欢塑造英雄传奇

D

传奇故事深受读者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欢迎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2.3%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四川上-038/黑龙江乡镇-047】 展开解析
716/1000
单选题

读《九叉》,就是在听一个特别能贫的十几岁小女子在耍贫嘴,又或者是在听单口相声,一不小心就笑得肚子抽筋、口吐白沫——事实上当下北京作家群中,大都有这种“贫”的本事,如时下风靡的冯唐。而《九叉》之可喜,在于作者顾异没有硬往这个“贫”里面塞进一些东西,她只是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小心思、小欢喜、小理想、小纯情、小期待,就像是对镜开屏的孔雀,一心一意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并且只给自己看。
作者被《九叉》深深吸引主要源于:

A

这部小说语言的幽默性

B

这部小说内涵的丰富性

C

这部小说内容的纯粹性

D

这部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4.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4-天津-043】 展开解析
717/1000
单选题

全面的发展和自由却并不意味着毫无底线——尤其是一些媒体对西方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娱乐节目亦步亦趋,其作品之低俗令人愤怒。此时此刻,我们的监管部门更需_______,谨防不法分子借恶搞之名_______传统价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严阵以待    颠覆

B

全民皆兵    蚕食

C

严防死守    侵蚀

D

全线狙击    污蔑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1.2%
易错项:C
知识点:解释关系,轻重,语义关系
来源 【2017-联考/福建-023】 展开解析
718/1000
单选题

一个思想家或艺术家,没有比把作品写到生命上更令人_______。本雅明是这种人如其文的思想家,文字与生命贯彻着忧郁的气质。忧郁性格的人,建立的同时永远潜藏一股自我毁灭力,以否定来肯定一如从忧郁撷取力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惊心动魄

B

动人心魄

C

胆战心惊

D

触目惊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7.0%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09-浙江-022】 展开解析
719/1000
单选题

世界充满了流动,人类社会也是这样,现代智人出现以来,经历了大陆、岛屿间的漫长迁徙历史,而小麦和玉米等物种也实现了跨大陆流动。从世界文明进程来看,同样是流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存续与发展。某一区域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会与当地文化结合产生新的文化形态,但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得好就成为新的文明方式,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固有传统思想的改造和融合,经1000多年形成了独具特质的新体系,相反,结合得不好就“水过地皮湿”。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看待文化流动所带来的价值

B

这种新文化形态也会有不同的命运

C

文化传播也应兼顾当地文化的特殊属性

D

文化流动在各地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2.6%
易错项:B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2-天津-033】 展开解析
720/1000
单选题

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洲各国,各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互通有无、携手前行,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类从荒昧走向文明,学会驯化动植物是成因之一;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则在于这种技艺的传播与改进。原产于西南亚的小麦和大麦沿东西向传播,支撑起亚欧非无数个古典文明;诞生于中国的稻米,至今仍哺育着世界近一半的人口;现在餐桌上常见的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黄瓜等,都是从初始的驯化地沿着贸易路线最终遍布全球的。换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饮食的发展史与文明的发展史有着相同的脉络

B

亚洲人民在饮食文明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C

世界各地的饮食中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D

美食将亚洲乃至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7.9%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2-四川上-03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