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481/1000
单选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版图书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电子版的文学名著,而且价格很低。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网上几乎可以浏览到任何一本名著。电子版文学名著的问世,会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读者群体。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A

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不会因为文学名著的价钱高低或者是否方便而阅读文学名著

B

文学名著的普及率一直不如娱乐杂志、时事报刊等大众读物

C

许多读者认为阅读电子书籍的感觉不如阅读印刷书籍的那么好,宁愿选择印刷版读物

D

在互联网上阅读文学名著仍然需要收费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2.1%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6-广东乡镇-055/广东县级-075】 展开解析
材料

与自然主义相对峙的是理想主义。在理想派看,自然并不全美,美与丑相对,有比较后有美丑,美自身也有高下等差,艺术对于自然,应该披沙拣金,取长弃短。理想主义比自然主义较胜一筹,因为它虽不否认艺术模仿自然,却以为这种模仿并不是呆板的抄袭,须经过一番理想化。理想化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凭着想象和情感,将自然事物重新加以组织、整理和融会贯通使所得的艺术作品自成一种完整的有机体,其中部分与全体有普遍的必然的关联。因此,艺术作品虽自然(Natural)而却又不是生糙的自然(Nature),它表现出艺术家的理想性格和创造力。就这个意义说,理想主义是对的,凡是艺术都带几分理想性,因为都带有几分创造性和表现性。这种见解发源于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里说诗比历史更是“哲学的”(意思是说更真),因为历史只记载已然的个别的事物,诗则须表现必然的普遍的真理,前者是模仿殊相,后者是模仿共相。用近代语言来翻译,他的意思是说历史只记载自然界繁复错乱的现象,诗和艺术则更进一层把自然现象后面的原理,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后人误解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共相”(Universals),以为“共相”就是“类型”(Type),于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意义就起来了,所谓“理想”(Idea)就是“类型”,类型就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事物,“代表性”就是全类事物的共同性。依这一说,艺术所应该模仿的不是自然中任何事物而是类型。比如说画马,不能只着眼某一匹马,须把一切马的特征画出,使人看到所画的马便觉得一切的马都恰是这样。同理,艺术所表现的人物,都不应只能适合于某一时某一地,要使人随时随地都觉得它近情近理。如果“天下老鸦一般黑”,你画老鸦就一定把它画成黑的;纵然你偶然遇到白的或灰的老鸦,也千万不要理会它,因为那不是“类型”。这种理想主义在各种艺术的古典时代最流行。比如希腊造型艺术表现人物大半都经过两重理想化。第一,它选择模型,就着重本来已合理想的人物,男子通常都是力士,女子通常都是美人。第二,在表现本来已合理想的形体时,希腊艺术家又加上一重理想化,把普遍的精要的提出,个别的琐细的丢开。他们的女神和力士大半都有一个共同的模样(即类型)。个性是古典艺术所不甚重视的。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画家受希腊影响甚深,所以他们所表现的男子也大半魁梧奇伟,女子也大半明媚窈窕。十七世纪以后,在希腊时代出于艺术家本能的,在假古典派作家便变成一种很鲜明的主义。在诗的方面如布瓦洛(Boileau)和蒲柏(Pope),在画的方面如雷诺阿(Reynolds)和安格尔(Ingres),在雕刻方面为温克尔曼(Winckelmann),都主张艺术忽略个性而侧重类型。

理想派的艺术在以往占过很久的势力,不过从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代兴以后,它就逐渐消沉了。近代艺术所着重的不是类型而是个性。在近代学者看来,类型是科学和哲学对于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化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存在。艺术的使命在创造具体的形象,具体的形象都要有很明显的个性。一个模样可以套上一切人物时,就不能很精妥地适用于任何个别人物。许多人物的共同性,在古典派认为精要,在近代人看,则不免粗浅、平凡、陈腐。鼻子是直的,眼睛是横的,这是古典派所谓“类型”。但是画家图容肖像,如果只把直鼻横眼一件平凡的事实表现出来,就不免千篇一律。画家的能事不在能把鼻子画得直,眼睛画得横,而在能表现每个直鼻子横眼睛所以异于其他直鼻子横眼睛的。莎士比亚的夏洛克(Shylock),莫里哀的阿尔巴贡(Harpagon),巴尔扎克的葛朗台(Grandet),以及吴敬梓的严贡生都是守财奴,却各有各的本色特性,所以都很新鲜生动。如果艺术只模仿类型,则从莎士比亚创造夏洛克之后,一切文学家可以搁笔,不用再写守财奴了。

粗浅、平凡和陈腐都是艺术所切忌的。诗人维尼(Alfred De Vigny)在《牧羊人的屋》里说:爱好你所永世不能见到两回的。象征派诗人魏尔兰(Verlaine)也说:不要颜色!只要毫厘之差的阴影!

这些劝告在近代人心里已留下很深的印痕。在文艺趣味方面,人类心灵喜欢到精深微妙的境界去探险,从前人的“类型”和普遍性已经不能引人入胜了。

482/1000
单选题

根据本文可以推知,下列选项中符合作者对“自然主义”阐释的一项是:

A

自然主义认为艺术应当忠实地模仿自然

B

自然主义认为自然都是美的,但美有高下之分

C

自然主义侧重表现,而非再现

D

自然主义表现个性,而非共性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5.6%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上海B-018】 展开解析
483/1000
单选题

①动画电影若想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市场认可,必须进行类型升级,走“合家欢”路线,找到不同年龄观众审美趣味交汇相通的地方。
②由“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等以低龄群体为目标受众的电视动画IP推出系列动画电影,受到小观众追捧。
③其实,无论是“低幼化”还是“成人化”,都是创作者错误地将儿童和成人审美趣味对立起来的结果。
④然而,部分作品将“低龄”与“低幼”甚至“低智”画等号,故事缺乏深度,内涵空洞浅白,孩子看后留不下什么有益思考。
⑤有一段时间,提到动画电影,人们的反应就是“给小孩看的”。
⑥针对这个情况,创作者调整思路,以强情节、震撼视效满足成人观众的观看需求,又出现说教味过浓、成年人议题少儿不宜等新问题。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②⑤③⑥①④

B

②④⑥①⑤③

C

⑤②④⑥③①

D

⑤③①④②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9.2%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5-黑龙江-058/内蒙古-044】 展开解析
484/1000
单选题

在市场经济下,明星书画走向市场是很自然的现象,出现“天价”也很正常,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问题的关键是,抱什么样的心态去收藏它。如果想以此来收藏传家、保值增值,那这种投资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类书画收藏,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原则上不宜久藏,也就难以长久流传。书画收藏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考虑作者的名气,影响力、技法、意境、学术思想,还要考虑作品的题材、品相、尺幅、存世量等诸多因素,更与收藏者的财力、眼力、魄力息息相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明星书画不具有收藏价值

B

书画收藏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C

对于艺术品来说有需求就有市场

D

“天价”明星书画的出现无可厚非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5.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48】 展开解析
材料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固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是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485/1000
单选题

作者用来说明“人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采取行动的事实是:

A

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B

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C

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

D

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云南-033】 展开解析
486/1000
单选题

中国有位诗人,被辛弃疾用“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来形容。
以下属于这位诗人作品的是:

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D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8%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8-广州325-048】 展开解析
487/1000
单选题

少年儿童好奇心强,但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弱,他们很难对消极不良的作品进行理性_______,因而正确的_______很重要。

A

区分        引领

B

分析        说服

C

筛选        训练

D

鉴别        教育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4.3%
易错项:D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13-四川(下半年)-021】 展开解析
488/1000
单选题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作者是北宋画家:

A

张择端

B

黄庭坚

C

黄公望

D

吴道子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8.8%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深圳-020】 展开解析
材料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的父母还健在。

489/1000
单选题

作者为什么说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的苦孩是“一个自私的孩子”?

A

他太重学业而让父母付出沉重的代价,没能尽一份孝心

B

在对待自己的利益上,过于计较分分秒秒的时间了

C

把自己的幸福未来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不道德

D

大公无私不仅要运用在工作上,对亲人同样适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散文
来源 【2011-河北-011】 展开解析
490/1000
单选题

本书所论掷地有声,新意迭出,实与作者之研究方法及历史观________,在不断的学术反思之下,历史研究范式在不断变换,曾经的新概念也在不断衰旧,其________不断削弱。作者在讨论诸问题时,没有再纠缠于此,而是本着历史的实证精神做细致的________与论证。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环环相扣    说服力    爬梳

B

息息相关    可信度    研究

C

密不可分    诠释力    梳理

D

不可分割    权威性    追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6%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近义词辨析
来源 【2018-江苏A-04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