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文学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381/1000
单选题

《光明日报》北京3月22日电(光明网记者钟蕾蕾)在3月22日第22届世界水日,为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增强社会公众节水意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光明网共同主办的“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摄影及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参赛摄影作品可通过“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活动官方网站(http://mqsj.gmw.cn/)投递,绘画作品可寄至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办公室。本次活动历时半年,将于今年8月评选出获奖的摄影及绘画作品。
为这段新闻拟写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

征集“我与水的故事”摄影作品

B

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绘画作品

C

“我与水的故事”的征文已展开

D

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5.6%
易错项:B
知识点:标题选择题(不要用)
来源 【2014-吉林乙级-036】 展开解析
材料

最近,周围不少朋友抱怨实名制成了“睁眼瞎”。有人上医院挂号,发现实名制下,号贩子依然猖獗,挂号依然难于上青天;还有人坐火车,发现根本没人验票,实名制对票贩子成了摆设,倒是给乘车人增添了不少麻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服务领域开始实施实名制。实名制是通过真实身份信息验证来分配服务资源的一种方式,它并不改变服务资源的供应量,在缓解供求矛盾中,算是一种需求侧管理。

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服务资源相对稀缺的领域,实名制是一件“利器”。过去实行非实名制,有关部门打击“黄牛党”只能靠事后追溯,发现线索难、取证更难。而实名制由于与真实身份相联系,既有利于防止“黄牛党”等“占位投机”,又遏制了一些利益群体的“暗箱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务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然而,任何利器能否发挥最大效用,往往不在于其本身的锐利程度,更在于如何使用。实名制也是如此。作为一套复杂、动态的监管系统,实名制的各个步骤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好似做一道算术题。在这道算术题里,只有消费者的消费手续、服务者的服务流程、监管者的监管步骤都做加法,最终才能换来监管成果的乘数效应。如果执行与监管不到位,就算制度设计得再周详,也会形同虚设。

比如,过去旅客买完票,患者挂了号,监管者的使命就完成了,而如今,监管才刚刚开始。拿火车票实名制来说,不仅涉及购票这一个环节,还连着取票、验票、退票等诸多环节。监管者所增加的麻烦可想而知。然而,这些所谓的麻烦,恰恰是监管者无法避免、不能推卸的。实名制是追求分配公平的手段,不能为了实名而实名,不能“社会呼吁了,制度建立了,也就完事了”。

另一方面,实名制的巨大投入也要求有关部门不能对监管漏洞置之不理。实名制是信息化新制度,无论是为了保证公民信息安全,还是为了完善服务流程,相关部门已在硬件、软件的采购、维护、升级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如果监管者对目前存在的这些漏洞熟视无睹,那么前期的投入都将化为乌有,实际上也是一种渎职。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任何新制度的实施,都需要一段调试、适应期。对于这些符合公众利益的新制度在试水时的一些遗憾和漏洞,人们不妨多一些理解与宽容,而有关部门则应该多一些闻过则喜的胸怀、多一些改革时不我待的紧迫。

382/1000
单选题

对于实名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者的态度是:

A

抱怨

B

批评

C

理解与宽容

D

无所谓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3-天津-050】 展开解析
材料

我和我在基础物理学界的同事们是爱因斯坦的理性的后继者,乐于自认为我们是在探求美。有些物理方程丑得让人不愿多看一眼,更不用说把它们写下来了。毫无疑问,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

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我希望与你们分享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感受。

“美”一词被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美的感受是依赖于心理、文化、社会甚至常常是生理等因素的。物理学显然不会关心这一类的美。

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因强调几何对称,这种美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想到了古典建筑。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请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快,哪一个图形更能使你愉悦?按古希腊人的观点,多数人大概会选择圆。当然,正方形甚至矩形也不会没有热忱的崇拜者。但存在一个客观的判据,它按圆形、正方形、矩形的次序来排定三种图形的名次,按此次序: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或许我不该问哪一个图形更美,而该问哪一个图形的对称性更高。但是,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

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例如,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它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180°、270°和360°时(考虑对几何图形的影响时,转360°和转0°或不转是等价的)才保持不变。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只有绕它的中心转180°和360°时才保持不变。

383/1000
单选题

按原文的意思,作者将对称等同于美是因为:

A

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

B

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C

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

D

对称性图形更能让人愉悦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云南-039】 展开解析
384/1000
单选题

下列古诗词中,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是:

A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B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C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3.3%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江苏A-018/江苏C-018】 展开解析
385/1000
单选题

某高校针对去年起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情况做了调查,数据显示,文学类书籍的借阅量大大超过了科技类书籍。因此,文学类书籍的受欢迎程度要高于科技类书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

科技类书箱学习难度较大

B

文学类书籍占该校图书馆馆藏一半以上

C

该校就读文科专业的学生接近三分之二

D

除了文学类书籍、法律、哲学类书籍也很受欢迎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2%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4-联考/贵州-084】 展开解析
材料

①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使用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亦如以往所有关于汉语命运的讨论,总是要有一个“替罪羊”被推出来,在许多受访者口中,这次轮到了网络语言。

②网络带给传统语言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大大加速了互联互通的效率,把每位网民都推向了______的广场,使面向公共空间说话,从少数精英的特权变成了人人可享的服务,网络大大加速了语言发展和演变,激发了全民的语言热情。然而,全民进入网络空间,难免______;来得太快,难免让人不适应,自然也带来焦虑。这种焦虑是全方位的,伦理的(如隐私),经济的(如虚拟货币),文化的,自然也少不了语言本身的。

③语言规划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语言生活,塑造什么样的语言样态,也就培育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古诗词和复杂灵动的修辞有其恒久的价值与魅力,但不要忘记,在唐诗宋词滥觞的岁月,它们也是因适应当时的文人语言生活才获得发展的。回到今天,不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很难要求话语里也三句一成语,五句一典故,而恰恰相反,不同于直接生硬的引用,在这个网络时代,有恒久魅力的经典语言文化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经典咏流传》把古诗词唱出来,新造成语用四字格描述今人情绪,《中华新韵》让古体诗用普通话读着也有味道,突然爆火的夸夸群更让灵动的修辞炫出了天际,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模因理论告诉我们,经典的文化元素会在每个时代流行,其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语言生活依然在有序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很好地适应着语言生活。

④因此可以说,社会的语言能力并没有退化,而要进一步提高个体的语言能力,则有赖于建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有效的引导,而非强制的教育,没有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没有语言能力的提升,很多当代作家回忆,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大学时获得了巨大发展,不因种种课程,纯是向家人、恋人、好友大量写信锻炼了语言的风格和魅力。我国的应试文化和教育现状让青少年很少有机会自由地使用语言,表情达意,言说心声。恰恰是网络空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语言生活规划者需要做的就是鼓励更多优秀的语言作品产出,压制极少数低俗恶俗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把最大的自由空间还给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去激发语言创造的热情。

⑤另外,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建议青年训练自己的语言,这实在是可喜的现象,证明全社会的语言意识正在觉醒,意识到语言和语言生活是需要规划,需要建设的。相信人人努力,营造自由开放,又有引导的语言生活,就可以既做心口一致的君子,也做美言美语的贤人。

386/1000
单选题

作者举出《经典咏流传》与《中华新韵》的例子,目的在于(  )。

A

说明中国传统语言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

B

说明现代人应该从传统语言中汲取精华

C

阐述经典语言在网络时代同样焕发生机

D

阐述经典文化元素在每个时代都会流行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5%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陕西-053】 展开解析
387/1000
单选题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坐在一张圆桌上吃饭,其中有两个人是法律专业;有两个人是文学专业,有一个是历史专业。已知两个法律专业的人和两个文学专业的人都坐在相邻位置,甲与丁同一个专业,丙坐在乙和一个文学专业的人之间,戊和乙不相邻,丙和甲不相邻。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甲是文学专业

B

乙是法律专业

C

丙是文学专业

D

戊是历史专业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4%
易错项:B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5-浙江A-108/浙江B-103】 展开解析
388/1000
单选题

我国古代大有慷慨悲歌之士,下列诗句与作者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亲射虎,看孙郎——苏轼

B

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

C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李煜

D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7.6%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联考/福建-015】 展开解析
389/1000
单选题

蔡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列关于蔡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

B

他主持建造了泉州万安桥(洛阳桥)

C

他所著的《大观茶论》是重要的茶学专著和书法杰作

D

他所著的《荔枝谱》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正确答案:C
正确率:18.9%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0-联考/山西-108】 展开解析
390/1000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伴随乡村民俗及观念的日益_________,写实风格绘画也在快速地构建新的民间审美意趣,反映社会生活、农村新貌的作品取代原来的民俗题材成为年画主体,年画艺术与“年”的关系_________,木版年画的雕版套印技术,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审美趣味至此走到了_________的边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弱化   形同陌路   式微

B

淡化   渐行渐远   没落

C

淡出   今非昔比   衰亡

D

遗失   每况愈下   消弭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2.5%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4-联考/福建-03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