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986道有关“小麦 中文名 同名作品 作者 1964”的相关试题
材料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固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是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351/986
单选题

作者用来说明“人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采取行动的事实是:

A

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B

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C

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

D

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云南-033】 展开解析
352/986
单选题

本书所论掷地有声,新意迭出,实与作者之研究方法及历史观________,在不断的学术反思之下,历史研究范式在不断变换,曾经的新概念也在不断衰旧,其________不断削弱。作者在讨论诸问题时,没有再纠缠于此,而是本着历史的实证精神做细致的________与论证。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环环相扣    说服力    爬梳

B

息息相关    可信度    研究

C

密不可分    诠释力    梳理

D

不可分割    权威性    追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7.0%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近义词辨析
来源 【2018-江苏A-044】 展开解析
353/986
单选题

少年儿童好奇心强,但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弱,他们很难对消极不良的作品进行理性_______,因而正确的_______很重要。

A

区分        引领

B

分析        说服

C

筛选        训练

D

鉴别        教育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4.9%
易错项:D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13-四川(下半年)-021】 展开解析
354/986
单选题

在已有的上千处世界遗产名录中,岩画遗址有30余处。目前已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考证,这些遗留在岩石上洞穴内的画面至少已有三四万年的历史。在今天看来,它们更像是儿童的作品,散发着童年时代的人类所有烂漫的观察与思考,是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的最真实的书写。中国是世界上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此之前却没有一处成为世界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弥补了这一缺憾。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

岩画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作品,是与古人对话的文化密码

B

在已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岩画遗址拥有相当的数量

C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中国第一项岩画类世界遗产

D

岩画遍及世界,其中中国是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5.4%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山西-055/天津-052】 展开解析
355/986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B

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D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1.1%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来源 【2021-联考/福建-011】 展开解析
356/986
单选题

社会发展史表明,和对食物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未变。如果我们将这种追求称为“艺欲”的话,“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_________。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独自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欣赏一部影视剧或听一场音乐会,也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和增强新的文艺需求,此种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复欣赏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推动着文艺需求更多元丰富

B

强化了对人们文艺需求的敏锐感知

C

使文艺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

D

主要表现为希望获得质量更优的文艺作品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6%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0-四川下-034】 展开解析
357/986
单选题

解读作品是难事。古往今来,文学家、评论家、思想家,甚至革命家都对一部部经典作品有所解读。然而,这种现象更多的存在于“大作家”和“重头作品”上。因为“大”和“重”,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更多,生出的议论也就更多。______?恐怕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才能有机会体会到。但是,阅读的主体总是千差万别,无论多么专业的评论者,都无法避免站在自身的立场和角度,带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要求,从自身感兴趣的点出发进行解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解读呢

B

而作家真正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

C

如何从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解读呢

D

而怎样才能弄明白作家的创作动机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0.4%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9-甘肃-053】 展开解析
材料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这是它同以前的认识论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因此,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素质,首先必须关注他们的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是由什么先天的遗传、先验的精神或图式决定的,也不是由环境、由外界事物机械地决定的。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并不是什么先天的东西预定的运动,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积极活动中,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并且随着活动形态(游戏、学习、劳动)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这才是正确理解人,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的钥匙。

(三)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从个体来说,实践活动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儿童出生不久,就产生了完整的有目的动作;继而便出现了专门接受人类经验的学习活动;最后,出现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这一典型形态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从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逐步发展到学会改造社会。这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358/986
单选题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作者认为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标志是:

A

适应社会生活

B

接受人类经验

C

参加劳动生产

D

学会改造社会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2-上海(A类)-024/上海(B类)-025】 展开解析
359/986
单选题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为皖南事变而作的题词。其作者是:

A

叶挺

B

周恩来

C

陈赓

D

毛泽东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8.0%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08-内蒙古-106】 展开解析
360/986
单选题

某高校举办一次读书会共有37位同学报名参加,其中中文、历史、哲学专业各有10位同学报名参加此次读书会,另外还有4位化学专业学生和3位物理专业学生也报名参加此次读书会,那么一次至少选出(   )位学生,将能保证选出的学生中至少有5位学生是同一专业的?

A

17

B

20

C

19

D

39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9.4%
易错项:C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7-辽宁-04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