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986道有关“小麦 中文名 同名作品 作者 1964”的相关试题
371/986
单选题

在著名的优质麦产区山东省兖州市,国际粮商与改制后的基层粮管所合作,利用其收储网络大量收购小麦、玉米等粮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收储网络。在不断复制这种模式的同时,在国内企业已经进驻的地方,国际粮商开设面粉加工企业,利用掌握的优质粮源以及低价策略挤压国内企业生存空间。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

合作实现双赢

B

国际粮商渗透中国粮区

C

挤压并购悄然展开

D

深远的意图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标题选择题(不要用)
来源 【2009-福建春季-054】 展开解析
372/986
单选题

与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为读者学习英语句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A

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能对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B

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C

本书作者希望能以这本书为读者正确地理解英语句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D

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引导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09-安徽-020】 展开解析
373/986
单选题

诗,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是,诗并不是现实生活照相式的复制品。它是现实生活在诗歌创作者心中所激起的情感的浪花,它需要创作者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艺术感受便是这座桥梁。诗人能以诗的方式接受现实印象,并能借助幻想活动,在诗的形象中把印象又复印出来。诗歌创作者总是善于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去摄取生活中的那些元素,并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那些元素进行发酵,进行化学处理,进而酿造出诗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诗歌是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激起的情感浪花

B

对诗歌的创作是诗人通过艺术感受而完成的

C

诗歌来源于社会印象并反映社会印象

D

诗歌创作者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4.6%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辽宁-054】 展开解析
374/986
单选题

图画书以图为主,文字很少,看似简单,实则________,内涵很深。需要作者有细腻的生活经验、丰厚的审美素养,并能洞悉儿童的认知特点。目前市面上图画书质量________,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创作者脱离生活,且缺少必要的相关素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成一体    粗制滥造

B

别有洞天    滥竽充数

C

各有千秋    鱼龙混杂

D

包罗万象    参差不齐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4.3%
易错项:B
知识点:转折关系,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4-浙江-028】 展开解析
375/986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随之不断提升,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奇迹”“中国道路”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文学习热在许多国家悄然兴起。因此,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我国的发展实践和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就会越来越牢固。
对这段文字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目前,打造中国话语体系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

B

目前金融危机是巩固中国话语体系基础的契机

C

中国话语体系的素材来自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

D

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9.3%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青海-037】 展开解析
376/986
单选题

在传统的文化消费中,无论是阅读书籍、聆听音乐还是欣赏影视作品,都是单向度的,创作与消费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在体验式文化消费中,消费者不仅参与创作,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这让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独一无二的作品背后,是独一无二的经历与体验。体验式文化消费因而具有唯一性、当下性与不可复制性。另外,体验式文化消费中的互动过程,综合利用包括VR、AR在内的多媒体数码技术,提供跨媒介的多感官体验——如温度、质感、震动等在传统文化产品中很难体验到的综合感官效果,为叙事与审美提供了更多维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体验式文化消费会更受消费者青睐

B

现代技术对体验式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C

体验式文化消费中消费者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D

体验式文化消费带给消费者与众不同的体验感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8.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联考/广西-044】 展开解析
377/986
单选题

她作品中的诗情和诗意,像清江锦石,像溪流清澈,可以是微波荡漾的滇池,也可以是烟水迷蒙的太湖,___________不是“波撼岳阳城”的云梦洞庭,___________不是“波浪兼天”的长江,___________不是“咆哮万里”的黄河。

A

却 也 还

B

可 也 而

C

而 亦 更

D

但 也 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6.2%
易错项:C
知识点:并列关系,语义关系
来源 【2019-宁夏-030】 展开解析
378/986
单选题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意境的是: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4.3%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3-四川下半年-072】 展开解析
379/986
单选题

“天价片酬”的恶果已充分显现。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占据了总预算的大头,在其他众多的生产制作环节中,所需经费都受到了严重挤压。在“无米之炊”的窘境下,剧本粗制滥造、服装舞美因陋就简、“五毛”特效横行,成为众多国产影视作品的通病。其结果,就是少数知名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国产影视作品则付出了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天价片酬”扭曲了一些演员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B

国产影视行业发展态势堪忧

C

国内有一部分知名演员缺失职业道德

D

“天价片酬”导致国产影视作品质量下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8.6%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江西法检-028】 展开解析
380/986
单选题

在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介给国外读者时,中国媒体与公众往往因文化焦虑及传播压力,过于强调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熟悉知晓程度,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再现文学作品中原汁原味的中国元素心存芥蒂。事实上,不同语言的文学之间具有某种审美的和人性的通约性,使得作家们能以各自的方式抵达文学的人性殿堂。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媒体和公众自身的文化焦虑会影响到对译者资质的考量

B

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必然影响翻译质量

C

能否保留纯正中国元素是考量翻译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D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之间具有通约性有助于跨语种翻译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江苏A-027/江苏B-02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