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将日常生活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与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日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无所不包,它涉及到了人与这个世界、与自然广泛的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学无关。一个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够从中发现思想,不断体会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始终交相辉映。这样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与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幸福。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只有它,才是幸福的确证。
下列哪个教育理念与作者的理念相吻合:
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让学生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渴望干的事情
如果该小区的成交价格从2012年1月起连续2个月出现每月3%的下跌,则至2012年3月,与77号704室相似的住宅的成交总价约为:
91万元
145万元
155万元
166万元
记忆的重要性不仅适用于人类历史,个人的历史也是一样。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就完全忽略了这回事。他们研究证明,“机械性的背诵”不是储存与搜集资讯的有效方法。在他们的努力争取下,背诵式学习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如果记忆只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派教育改革家的论证或许很正确。但如果我们把控制意识看得跟完成工作同样重要,那么把复杂的资讯模式牢记在心中,绝不能说是一种浪费。稳定的内涵能使心灵更丰富,所谓创造力与背诵式学习不兼容,其实是一项错误的假设。多位最具创意的科学家,都以能记忆大量音乐、诗歌及历史资讯而著称。
对以上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认为记忆对个人学习而言并不重要
背诵式学习无法有效储存和搜集资讯,不利于发展创造力
多位科学家证明:记忆能丰富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创造力
记忆不应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它对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亟需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
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某测试共有100道题,答对一道题得3分,不答或答错一道题扣2分,小张测试成绩为285分,则他一共答对了多少道题?
85
90
95
97
近年来,商业赞助越来越多地_______体育运动。在体育市场化、职业化_______的当下,如何在追求个人商业价值与体育管理机构利益间取得平衡,是运动员和体育管理机构不能回避的问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觊觎 如日中天
追逐 高歌猛进
热衷 欣欣向荣
垂青 方兴未艾
某小型规划设计工作室总共有42人,小明说:“这个工作室应该有人有注册规划类的证书”,小李说:“这个工作室应该有人没有注册规划类的证书”,小王说:“工作室的负责人应该没有注册规划类的证书”。若只有一个人说对了,那么这个工作室有 人有注册规划类的证书。
42
41
1
0
人的平均智商每十年有一定幅度增长,这个现象被称为弗林效应,它可能是儿童时期营养、医疗和教育品质不断提升的结果。而且数据显示,平均智商最大幅的增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方,儿童时期营养、标准化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提升是影响智商的最重要因素。
由此可以推出:
人的平均智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人的平均智商水平反映了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中国家人的平均智商要远低于发达国家人的平均智商
发达国家人的平均智商增幅缓慢是因为在营养、医疗和教育方面已无太多提升空间
某单位招聘1名工作人员,有甲、乙、丙、丁4人同时参加竞争。招聘规则如下:先进行笔试,根据笔试成绩,选前3名进入面试;面试后,根据成绩选前2名进入主题辩论;主题辩论后,最终胜出者将被该单位录用。已知:
(1)甲、乙是女性,丙、丁是男性;
(2)乙比丁准备充分,如果丁能通过笔试,乙肯定能通过笔试;
(3)丙的水平比甲高,如果甲能参加面试,丙肯定能参加面试;
(4)甲在面试中不是最后一名;
(5)进行主题辩论的是男女两人;
(6)最终胜出者与首轮淘汰者的性别不同。
根据以上陈述,该单位录用的人是:
甲
乙
丙
丁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4国考行政执法073】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