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这种刚性就业观便应逐渐向弹性就业观转型。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主要宗旨是为各个阶层的人们在人生、事业的各个阶段提供样态更为丰富的高等教育服务,这意味着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家长应该把接受高等教育看成人生的一种有益的经历,或者把它作为一种丰富自我的储备。接受高等教育后也许会获得一份工作,也许不会;也许会多次更换工作,也许工作后又返回学校再接受教育……如果这个阶段还苛求高校人才培养要和每一个潜在的工作岗位一一对应,高等教育将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就业观的选择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就业观应该转变
高等教育推动阶层流动的功能正在消失
普及高等教育会带来一定的社会负效应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024国考行政执法080/国考地市080/国考副省080】
①②⑥,③④⑤
①④⑥,②③⑤
①③⑤,②④⑥
①②③,④⑤⑥
(1)资格审查
(2)交费
(3)参加考试
(4)打印准考证
(5)填写报名表
5-1-2-3-4
2-5-1-4-3
5-1-2-4-3
2-1-5-4-3
某公司共有60人参加行业考试,考试共设5道必答题,满分为100分,每题答对得20分,答错不扣分,总分60分即为合格。经统计,第1至5题分别有52人、56人、48人、42人、30人答对,则该公司至少有( )人及格?
30
36
38
40
伴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一些通行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违背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家庭教育的知识本位导致家长形成一种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心理。因此,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校外辅导机构,提前学习各科知识。儿童心理成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育不能改变其发展的主要时间进程,只有儿童心理和认知水平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为教育和训练才会起作用。人为地提前训练,可能一时一地占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不会长期保持下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提前学习违背了儿童心理成熟发展规律
一切教育形式都必须遵循人格发展的规律
知识本位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背景底色”
人为教育只有在儿童认知水平成熟后才有意义
将一张直角三角形形状的纸片进行两次行叠,展开后的折线将该三角形分成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部分,刚两次折叠后纸片投影面积为:【2023国考行政执法075/国考市地075】
b+d+c-a
b+d-c
b+c-a
b+d-a
某轮船发生漏水事故,漏洞处不断地匀速进水,船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开启抽水机向外抽水。已知每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20立方米,若同时使用2台抽水机15分钟能把水抽完,若同时使用3台抽水机9分钟能把水抽完。当抽水机开始向外抽水时,该轮船已进水( )立方米?
360
450
540
600
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2023国考副省级081】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某班学生不到50人,在一次考试中,有人得优,
人得良,
人及格,其余的均不及格,那么不及格的人数是:
1
2
3
4
若以上海、苏州、南京和温州这四个城市的教育文化娱乐市场为总体,假定各城市2021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都为3380元,那么下图中( )最可能展示了这四个城市2021年教育文化娱乐市场规模的占比情况。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