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经济时速是指汽车最省油的行驶速度,据某汽车公司测算,该公司一款新型汽车以每小时70~11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其每公里耗油量公式为(x为汽车速度,M为耗油量),那么该款汽车在70~110公里/小时速度区间行驶时每百公里的最低耗油量约为(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先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半的路程,然后均匀加速;行驶完剩下路程的一半时,速度达到80千米/小时;此后均匀减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正好降为0。问其全程的平均速度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不到44千米/小时
在44~45千米/小时之间
在45~46千米/小时之间
超过46千米/小时
在某大学文学院的课程改革研讨会上,负责语言学教学的朱老师说,在现代语言学中,文学的思维和知识毫无用武之地,这样就不必要求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对文学基础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语言学专业未来的教学体系中,文学基础课程就应该用其它重要的语言学类基础课程替代。
下列说法如果为真,能质疑朱老师的上述观点的是:
(1)语言学类基础课程难度较大,会导致学生的平均成绩降低。
(2)语言学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学语言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文学思维解读其特点最为贴切。
(3)该学院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大多研究修辞学方向,而修辞学研究需要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
(2)
(3)
(1)(3)
(2)(3)
读书是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是由文化素养决定的。没有对知识的追求、没有对文化的爱好,很难想象能让人静下心来去读书。阅读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小处做起,只有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才能让我们习惯于阅读。国人的读书习惯和爱好绝非一个青少年读书节就能解决的。所以,阅读还是靠平日的习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议题是:
阅读习惯
倡导读书
从小爱读书
追求知识
其中白色代表城镇居民,黑色代表农村居民。
该市城镇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是农村居民的:
2.3倍
2.0倍
1.6倍
1.2倍
某班级共有50名学生,某次考试后发现,所考的三门课程得分优秀率分别为10%、20%和16%,三门不及格率分别为12%、18%和10%,问如果在该班任选一名学生,至少有一门课程得分优秀且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的最大概率为多少?
20%
16%
46%
40%
调查显示,我国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下降,2005年的国民图书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大众的学习热情却持续高涨。
下列选项最能解释上述题干中的矛盾的一项是:
“没有时间读书”是图书阅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长到2005年的27.8%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中存在着书价过高、内容乏味、过度炒作等问题
通过听讲座也能学到许多知识
培养设计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很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为设计系学生开设中西方艺术史课程。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修习过中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学生与未修习该课程的学生在审美情趣上无显著差异
有没有审美情趣对于学生能否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关系不大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努力程度与设计出的作品的精美程度成正比
并不是所有学习过中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学生均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挖人公司”,其业务是为公司招募所需要的人才,包括从其他的公司中“挖人”。“挖人公司”自然不得同时帮助其他公司从自己的雇主处挖人。一个“挖人公司”的成功率越高,雇佣它的公司就越多。
上述断定最能支持哪个结论:
一个“挖人公司”的成功率越高,能成为“挖人”目标的公司就越少
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才不被挖走,一个公司不应雇佣“挖人公司”从别的公司挖人
为了有利于“挖进”人才的同时又确保自己的人才不被“挖走”,雇主的最佳策略是提高雇员的工资
为了有利于“挖进”人才的同时又确保自己的人才不被“挖走”,雇主的最佳策略是雇佣只为自己服务的“挖人公司”
有人说,书香是一座城市最亲切的味道。一看到新华书店的招牌,就想起儿时无数个周末的阅读时光;离家最近的图书馆里,某排架子上还静静躺着曾在迷茫时汲取力量的那册书;越来越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不经意间一翻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安静的书架间,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务工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者,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学生,在一本本书中,渴求地汲取力量
普通人,都在努力地汲取知识,获得力量
读者,在书香的氤氲中,他们获得同样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