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化,难以突破学科本位。以讲解古诗词为例,教师大多局限于对诗词本身的赏析,如诗句的含义、”的相关试题
271/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蕴涵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的是:

A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B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D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10-安徽-033】 展开解析
272/1000
单选题

“北师大保安考上研究生”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关注,就在于它的稀缺,这也从侧面说明阶层固化导致_______的_______不够充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向上    社会流动

B

向上    人口流动

C

上下    阶层流动

D

纵向    社会流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6.7%
易错项:C
知识点:语义关系,近义词辨析
来源 【2015-吉林上甲级-022】 展开解析
273/1000
单选题

有朋友对我说:“你们古董行不好,净卖假货。”我深刻反省,究其原因,文物的文化含量太大,难以一目了然。自古文物收藏凭的是眼力,玩的是心跳,至少宋代以来许多国宝就在真假之间争论,翻来覆去者并不罕见。历史上被判了死刑的文物又起死回生也不是凤毛麟角。由于人类对自身文化认知的局限而对文物发生错判,只要不是故意,就情有可原。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A

非故意的卖假古董可以谅解

B

非故意的错判文物真假可以原谅

C

宋代以来许多国宝陷于真假之争

D

历史上有不少被判为赝品的古董又被鉴定为真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4.1%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3-天津-032】 展开解析
274/1000
单选题

新的知识环境,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会深入影响历史学的表达方式。传统历史学虽然也强调关注底层和民众,但受资料、手段制约,过往的历史学主体一直主要限于精英阶层。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的发展与渗透一定会改变传统历史学的表达方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社会学的故事性叙事,也一定会让历史学作品更活泼更有趣。
以下概括文中未涉及的是:

A

传统历史学的研究较少关注底层民众

B

互联网发展激发了民众研究历史学的热情

C

历史学著作的表达方式应该活泼有趣些

D

历史学研究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8.5%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江苏B-024】 展开解析
275/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与端午节有关的是:

A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C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7.9%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3-浙江A-014/浙江B-114/浙江C-029】 展开解析
276/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节日的是: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D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4%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8-浙江A-074/浙江B-009】 展开解析
277/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描写的情景与季节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季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

C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秋季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季

正确答案:C
正确率:10.0%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3-河北-105】 展开解析
278/1000
单选题

与“五岳归来不看山”揭示的意义相同的诗句是:

A

疑是银河落九天

B

桂林山水甲天下

C

稻花香里说丰年

D

黄河之水天上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8.6%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新疆兵团-017】 展开解析
279/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与其所反映的天气现象,对应错误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升温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季风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对流雨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7.5%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吉林下乙-010】 展开解析
280/1000
单选题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08-安徽-11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