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4位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已知,他们4人每人都至少获得1个奖项,4人获奖总数为10。关于具体获奖情况,4人还有如下说法:
甲: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为5;
乙:丙和丁的获奖总数为5;
丙:丁和甲的获奖总数为5:
丁:甲和乙的获奖总数为4。
后来得知,获得2个奖项的人说了假话,而其他人均说了真话。
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4人具体的获奖数分别应是:
2、3、2、3
2、4、1、3
2、2、2、4
2、2、3、3
有人疑问,古诗文默写在高考语文中占比不多,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去背?以“应试心态”对待传统文化,难免会产生“划不划算”的困惑,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原乡”中汲取精神力量
诗歌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
古诗文默写大有必要
诗心是个人的,而诗意是共同的
《白鹿原》以白、鹿两个家族三代人的人生历程为线,从时代变迁的角度呈现了乡土社会生活形态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了中国传统宗法文化的坚守与变迁、撕裂与挣扎,也抒写出了诸多个体生命在特定时空和社会关系中的挣扎和痛苦,进而礼赞了我们民族文化传统和道德伦理中永远不灭的善良和温情。而且,作品对此深刻主题的呈现,是艺术的、饱满的、可感的。它以不愠不火、不疾不徐的生活流,融入时代、地域、风情、民俗等多种元素,丰富立体地展现了白鹿原上的本色生活,升腾起人世间的烟火气。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白鹿原》演绎出了乡土生活的真实与厚重
《白鹿原》演绎出了个体生命的挣扎和痛苦
《白鹿原》演绎出了传统文化的斑驳与永恒
《白鹿原》演绎出了时代历史的躁动和变迁
礼是中国文化最内在的要素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最醒目的表征之一。关于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是孔子对周朝礼制丰富而又有文采的赞赏
“五礼”是指吉、凶、军、宾、嘉五种礼制,其中嘉礼是指邦国间朝觐聘享之礼
“冠礼”与“笄礼”分别指男子和女子的成年礼,古代“笄礼”多于上巳节举行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是指礼对整合社会与建立秩序的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
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英国工业革命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某次考试有n名考生参加,所有考生的成绩都不同。成绩比小张好的考生和成绩比小李差的考生人数之和为x,成绩比小张差的考生和成绩比小李好的考生人数之和为1.5x。问n的值为:
1.25x-1
1.25x+1
1.25x-2
1.25x+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地方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组织专题宣讲、开展实践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组织党员_______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________,________党的红色印记,更加坚定初心、砥砺奋进。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重温 丰功伟绩 感受
回顾 历史功绩 重温
回溯 惊天伟业 铭记
瞻仰 宏图大业 体悟
抗日战争中,( )是中国军队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也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役。这次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不但吹响了华夏子孙全面抗战的嘹亮号角,还向全世界显示了同仇敌忾、万难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之魂。
徐州会战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
某试验室通过测评Ⅰ和Ⅱ来核定产品的等级:两项测评都不合格的为次品,仅一项测评合格的为中品,两项测评都合格的为优品。某批产品只有测评Ⅰ合格的产品数是优品数的2倍,测评Ⅰ合格和测评Ⅱ合格的产品数之比为6:5。若该批产品次品率为10%,则该批产品的优品率为:
10%
15%
20%
25%